以服务之“优” 解企业之“忧”
——六安高新区优化营商“软环境”提升发展“硬实力”
在皖西这片充满活力的创新热土上,六安高新区始终秉持“店小二”式服务理念,以精准高效的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贴心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催生出强劲的发展动能。今年以来,园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智慧平台搭建、精准政策帮扶等系列行动,为市场主体打造了优质发展生态,让“高新服务”的温度与效能直抵企业心坎。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今飞轮毂在新生产线安装过程中,曾面临排污设备与环保标准不符的难题。高新区管委会第一时间启动“一企一策”帮扶机制,由环保专家组成的专项工作组深入车间现场指导,同时主动对接环保部门加速环评审批,推动问题快速解决。“管委会的高效服务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新生产线得以如期投产。”企业负责人唐志斌的感慨,正是园区“全员包联”工作成效的生动写照。目前,园区的70名干部化身企业联络专员、网格服务专员和首席服务专员,上半年累计走访企业256家次,现场解决用工、融资等诉求600余项,构建起“简单问题24小时办结、复杂问题5日内反馈”的服务闭环。
在政务服务创新方面,六安高新区推行“数字赋能+金融活水”双轮驱动。依托“皖企通”平台实现政策“免申即享”,1至6月已兑现各类招商引资奖补资金超9100万元;创新推出“园区贷”“科技贷”“党建惠企贷”等特色金融产品,累计为104家企业提供近13亿元融资支持。安徽首玻光电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受益企业,当企业因纳税等级调整面临500万元续贷难题时,六安高新区管委会迅速协调多家银行制定过桥资金解决方案,通过释放抵押物增信700万元,及时为企业纾解资金压力。“管委会的及时援助,让我们能心无旁骛投入技术研发。”企业负责人余国迎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优质的服务正加速转化为发展的势能。如今,六安高新区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集聚效应凸显,97家高新技术企业与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构成强大创新矩阵。上半年,园区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97%,新增专利授权599项,创新活力不断释放。
“我们将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既做优增量引进,又挖潜存量升级,推动形成产业集聚、企业壮强的良性循环。”六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高诚表示。随着服务“软环境”的不断升级,这片创新沃土正孕育出更加强劲的发展“硬实力”。(赵宇 仇保勇 张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