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裕安区智慧学校建设实施规划(2018—2022年)
为深入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智慧学校建设的部署,聚焦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教育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变革创新,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皖政办〔2019〕8号)精神,结合全区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制定本实施规划。
一、发展现状
裕安区现有中小学校(不含民办学校和幼儿园,下同)161所,在校学生80311人,教师5554人,其中乡村中小学校114所。近年来,裕安区扎实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广大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为智慧学校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截至2018年底,全区普通中小学宽带接入率、校园网建有率、班级多媒体覆盖率分别为100%、100%、99.5%;师机比、生机比分别为0.9:1和7.8:1;网络学习空间师生注册率均达100%。在线课堂实现教学点全覆盖。
2.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稳步提升。借助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资源平台,教育教学资源库覆盖所有学段、学科,持续举办在线课堂、资源应用平台、乡村教师网络研修等专题培训,音乐、美术、英语等学科实现在线课堂常态化教育,微课评选、乡村教师信息化应用竞赛等教育教学活动广泛开展,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建设思路
统筹规划,统一规范。在省级统筹和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利用我区现有设备和资源,组织制定实施区级总体规划,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资源库。
重点农村,整体推进。总结我区首批智慧学校示范校、实验校建设经验,在规范完善的基础上分步骤推广。优先推进教学点和乡村中小学,着力补齐短板;优先推进课堂教学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以人为本,融合创新。坚持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提升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与应用水平,提高信息化条件下教学创新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各领域广泛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创新。
三、建设规划
(一)年度计划
2019年,完成13个主讲课堂,23个接收课堂的智慧课堂建设任务,实现贫困地区教学点智慧课堂全覆盖;建成20个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占比22.0%;建成9个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占比19.10%。具体年度智慧学校建设名单见附件。
到2020年,新建25个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累计占比49.5%;新建14个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累计占比48.9%,智慧学校建设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到2021年,新建25个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累计占比76.9%;新建11个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累计占比72.3%,优质数字资源进一步丰富,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
到2022年,新建21个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新建13个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实现全区普通中小学智慧学校全覆盖,基本建成覆盖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的优质数字资源体系。
(二)配备标准
按照全省通用标准配备,具体配备内容及经费估算如下:
学校类型 |
建设内容及单价 |
|||
建设内容 |
单价 |
|||
教学点 |
主讲课堂 |
教师终端设备(3套) |
0.60 |
|
教师教学系统(3套) |
0.66 |
|||
智慧课堂管理系统(1套) |
2.90 |
|||
接收课堂 |
教师终端设备(3套) |
0.60 |
||
教师教学系统(3套) |
0.66 |
|||
智慧课堂管理系统(1套) |
2.90 |
|||
充电柜(3个) |
1.35 |
|||
无线AP(4个) |
0.80 |
|||
学生终端设备(1套) |
0.11 |
|||
学生学习系统(1套) |
0.10 |
|||
小计 |
10.68 |
|||
小学 |
每所学校3~6年级每年级配置一套智慧教学系统 |
互动终端及系统 |
6.00 |
|
教师平板(3人) |
1.50 |
|||
学生平板(45人,1600元/台) |
7.20 |
|||
小计 |
14.70 |
|||
初中 |
每所学校每年级配置一套智慧教学系统 |
互动终端及系统 |
6.00 |
|
教师平板(3人) |
1.50 |
|||
学生平板(50人,1600元/台) |
8.00 |
|||
小计 |
15.50 |
|||
高中 |
每所学校每年级配置一套智慧教学系统(2019年全面完成) |
互动终端及系统 |
6.00 |
|
教师平板(3人) |
1.50 |
|||
学生平板(56人,1600元/台) |
8.96 |
|||
小计 |
16.46 |
|||
每所高中配置一套走班排课系统(具有智能识别功能) |
30.00 |
注:其中九年一贯学校制按3—9年级共七个班级配备。
裕安区智慧学校建设资金估算、建设学校数及累计占比概览 |
||||||||
学校类型 |
建设年度 |
资金测算 |
普通中小学校年度建设 学校数及累计占比 |
教学点年度建设 |
||||
城镇学校 |
累计占比 |
乡村学校 |
累计占比 |
教学点 |
占比 |
|||
普通中小学 |
2019 |
1820.10 |
9 |
19.1% |
20 |
22.0% |
23 |
100.0% |
2020 |
2569.50 |
14 |
48.9% |
25 |
49.5% |
|
|
|
2021 |
2331.60 |
11 |
72.3% |
25 |
76.9% |
|
|
|
2022 |
2274.42 |
13 |
100.0% |
21 |
100.0% |
|
|
|
教学点(23所) |
2019-2020 |
204.04 |
|
|
|
|
|
|
合计 |
|
9199.66 |
47 |
|
91 |
|
23 |
1 |
四、建设内容
以推进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人才队伍和基础环境建设为支撑,构建“5项基本功能+2项支撑条件”的智慧学校结构,推动信息技术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方位应用,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智慧学校生态体系。
(一)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智慧教学
以因材施教为目标,依托省“三通两平台”,以学习者为中心打造智慧、高效的课堂教学,积极探索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变革。依托省智能化教学平台,实现云端优质资源智能推送,助力精准备课和有效导学。推进以城带乡,利用智慧教学系统实施省域、市域、县域同上优质网上示范课行动计划,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以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学习诊断与评价为载体,促进数据支撑的针对性教和个性化学,实现多元化交流互动、即时化评价反馈。建设线上作业测评系统,实现对学生作业和测试的自动批改与分析。利用师生教与学行为的伴随式数据采集与大数据分析工具,完成科学的学习诊断和教学评价,实施个性化的学习辅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开展远程协作、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加强教与学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和效果分析,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
创设融合备课教研、数据采集分析、设施设备应用和管理机制为一体的教研环境,利用备课教研系统,结合区域教研数据,实现网络集体备课、评课与议课。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泛在化教研模式,即时提出、诊断并解决教学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变革学习方式,促进智慧学习
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充分利用现有空间、资源、平台、智能终端,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
建立自主学习系统,为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提供开放式平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和网络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建立智能化学习分析系统,全面感知、全程记录学习过程,形成学生学习动态评测数据,精准评估学习绩效。建立学生档案,支持学生成长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记录和存储。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可视化。
(三)提高治理能力,强化智慧管理
依托省教育管理平台,推进中小学校校务、教务、师生发展的高效化、精细化、智能化等智慧管理。
打造智慧管理新方式,为学校排班选课、师生评价、成绩分析等提供数据分析,实现教务管理智能化。为学校办公自动化、人事管理、财务及固定资产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实现校务管理智能化。实现中心校与教学点的一体化管理,优化乡村学校及教学点的教学教研、学习、评价、管理和服务等过程。
建立教师评价新模式,记录教师师德师风、专业发展情况和日常教学行为,建立教师电子档案,为教师职称评审、绩效考核、评优评先及制定教师培养策略提供支撑依据。
(四)增强智能服务,创设智慧生活
利用智能化设备构建互联互通的智慧生活环境,搭建安全、健康、便捷的学校生活服务新体系。
完善智能校园安防机制,利用视频监控、智能传感器等设备系统实现对学校重点区域的安全监测与管理全覆盖。提供家校互通服务,帮助家长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及在校表现,加强家长与教师、学校管理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家校共育。
(五)立足德育根本,打造智慧文化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依托省资源应用平台开展德育教育,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完善学校文化环境建设,整合学校校园网络、微信微博、校园广播等载体,开展智慧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想品德、文化艺术、体育卫生等优质资源,提高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和综合素质的教育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逻辑思维、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培育健康、向上、创新、发展的学校主流价值观。
利用智能感知终端记录学生校园行为,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日常行为管理,强化美德行为,促进数据支撑下的不良行为的自我矫正。发挥心理教室和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疏导教育和针对性辅导,关注特殊群体,提供实时服务支持。实现网络实名认证和多平台互联互通,强化学生线上行为记录管理,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建设课后服务管理系统,积极拓展中小学课后服务内容和方式方法。
(六)完善基础设施,夯实支撑环境
全面提升智慧学校基础设施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接入宽带,优化改造学校内部网络结构,实现无线网络在教学、办公及主要公共活动场所的全覆盖,确保网络访问高速畅通。建设智慧教室,建立电子身份统一认证系统,满足教学教研、学习活动、生活服务等需求。普及应用移动学习终端和创新实验室、学科教室等新型教学场所,创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智慧校园环境。
借助省级教育数据中心,构建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汇聚、统一资源管理的智慧学校基础服务平台,促进学校个性化应用系统与省、区域平台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平台及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鼓励学校、教师、学习者和社会共同参与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开发数字化特色课程,逐步构建覆盖全省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七)强化专业培养,落实人才保障
提升信息化领导力,学校设立由校领导或专职人员担任的首席信息官(CIO)。强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信息化队伍培训规模和力度,通过集中培训、分组自学、任务驱动、项目实施等多种方式,针对中小学教师、技术管理人员分别开展智慧学校应用培训和技术管理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教育信息化专业队伍的支撑服务能力。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中小学校积极开展和参加智慧学校建设应用水平竞赛和课题研究活动等。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政府办、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教体局、区数据资源局、区审计局、区公管局等部门参加的智慧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智慧学校建设的政策制定、规划管理、协调指导。区教体局负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加强资金投入。区政府负责统筹整合各类教育相关项目资金,保障智慧学校建设和运行维护。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依法依规通过公开招标、竞争谈判等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学校建设的积极性,吸引和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投资和参与智慧学校建设,提供技术服务、软件服务、管理服务以及个性化资源建设服务,实现多元投入、协同推进。
(三)加强绩效评估。区政府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依据本规划在年度结束后开展绩效评估,及时改进优化建设方案。将智慧学校建设工作纳入全区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促进智慧学校建设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附件:
裕安区智慧学校建设年度计划安排(2019-2022)
一、2019年度建设学校52所
(一)乡村学校20所
1. |
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卢湾时代希望小学 |
2. |
六安市裕安区韩摆渡镇王桥桂龙希望小学 |
3. |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平安希望小学 |
4. |
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龙井小学 |
5. |
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樊桥小学 |
6. |
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桃湾小学 |
7. |
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六明小学 |
8. |
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新行小学 |
9. |
六安市裕安区江家店镇挥手辅导区小学 |
10. |
六安市裕安区单王乡单王小学 |
11. |
六安市裕安区单王乡街道小学 |
12. |
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宋岗小学 |
13. |
六安市裕安区石板冲乡明德小学 |
14. |
六安市裕安区西河口乡福佑希望小学 |
15. |
六安市裕安区西河口乡城开希望小学 |
16. |
六安市裕安区罗集乡兴隆小学 |
17. |
六安市裕安区狮子岗乡査婆店小学 |
18. |
六安市裕安区石板冲乡初级中学 |
19. |
六安市裕安区新安镇西桥小学 |
20. |
六安市裕安区罗集乡松岗学校 |
(二)城镇学校9所
1. |
六安市城北小学 |
2. |
六安市城北第二小学 |
3. |
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中心小学 |
4. |
六安市裕安区解放路第三小学 |
5. |
六安市裕安区徐集镇中心小学 |
6. |
六安市第九中学 |
7. |
六安市裕安区固镇镇固镇学校 |
8. |
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宝丰寺学校 |
9. |
六安市裕安区解放路第二小学 |
(三)教学点23所
1. |
六安市裕安区狮子岗乡健康小学教学点 |
|
2. |
六安市裕安区狮子岗乡康家埠小学 |
|
3. |
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连四塘小学教学点 |
|
4. |
六安市裕安区石板冲乡陶冲小学教学点 |
|
5. |
六安市裕安区石板冲乡赵湾小学教学点 |
|
6. |
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百字岗小学教学点 |
|
7. |
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黄大桥小学教学点 |
|
8. |
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营桥小学教学点 |
|
9. |
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孙堰小学教学点 |
|
10. |
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南楼小学教学点 |
|
11. |
六安市裕安区韩摆渡镇棉场小学教学点 |
|
12. |
六安市裕安区江家店镇青上小学教学点 |
|
13. |
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游芳冲小学 |
|
14. |
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土桥岗小学教学点 |
|
15. |
六安市裕安区固镇镇杨桥小学教学点 |
|
16. |
六安市裕安区固镇镇六合小学教学点 |
|
17. |
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晏公小学教学点 |
|
18. |
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傅氏祠小学教学点 |
|
19. |
六安市裕安区新安镇土桥小学教学点 |
|
20. |
六安市裕安区西河口乡邵冲小学教学点 |
|
21. |
六安市裕安区单王乡荣店小学教学点 |
|
22. |
六安市裕安区单王乡东台小学教学点 |
|
23. |
六安市裕安区单王乡和平小学教学点 |
|
二、2020年度建设学校39所
(一)乡村学校小学15所
1. |
六安市裕安区新安镇淠河小学 |
2. |
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高行小学 |
3. |
六安市裕安区韩摆渡镇德天小学 |
4. |
六安市裕安区新安镇新安二小 |
5. |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龙头小学 |
6. |
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双庙小学 |
7. |
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青龙小学 |
8. |
六安市裕安区固镇镇佛庵小学 |
9. |
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淠联小学 |
10. |
六安市裕安区单王乡胡台小学 |
11. |
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继慎小学 |
12. |
六安市裕安区石板冲乡第二小学 |
13. |
六安市裕安区西河口乡凤凰龙门小学 |
14. |
六安市裕安区罗集乡清凉寺小学 |
15. |
六安市裕安区狮子岗乡杨店小学 |
(二)乡村学校初中10所
1. |
六安市裕安区新安镇新安初中 |
2. |
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天峰初级中学 |
3. |
六安市裕安区西河口乡西河口初中 |
4. |
六安市裕安区韩摆渡镇陆集学校 |
5. |
六安市裕安区新安镇新圣学校 |
6. |
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骆家庵学校 |
7. |
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丁集学校 |
8. |
六安市裕安区江家店镇挥手学校 |
9. |
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青山学校 |
10. |
六安市裕安区狮子岗乡南岳庙学校 |
(三)城镇学校14所
1. |
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八一希望小学 |
2. |
六安市裕安区韩摆渡镇堰湾中心小学 |
3. |
六安市裕安区新安镇第一小学 |
4. |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德仁希望小学 |
5. |
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新开小学 |
6. |
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石婆店中心小学 |
7. |
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中心小学 |
8. |
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中心小学 |
9. |
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分路口小学 |
10. |
六安市裕安区江家店镇中心小学 |
11. |
六安市裕安区平桥乡三里岗小学 |
12. |
六安市裕安区解放路第一小学 |
13. |
六安市城南小学 |
14. |
六安市第六中学 |
三、2021年度建设学校36所
(一)乡村学校小学15所
1. |
六安市裕安区单王乡张祠小学 |
2. |
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范大塘小学 |
3. |
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卢氏祠小学 |
4. |
六安市裕安区韩摆渡镇百市集小学 |
5. |
六安市裕安区韩摆渡镇明德小学 |
6. |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安城小学 |
7. |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广庙小学 |
8. |
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钱店小学 |
9. |
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沙家湾小学 |
10. |
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凤凰山小学 |
11. |
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十里桥小学 |
12. |
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古城小学 |
13. |
六安市裕安区江家店镇林寨小学 |
14. |
六安市裕安区罗集乡华城小学 |
15. |
六安市裕安区罗集乡储渡小学 |
(二)乡村学校初中10所
1. |
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龙井初级中学 |
2. |
六安市裕安区城南学校 |
3. |
六安市裕安区徐集镇初中 |
4. |
六安市裕安区单王乡单王初中 |
5. |
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戚桥学校 |
6. |
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同兴寺学校 |
7. |
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华祖学校 |
8. |
六安市裕安区单王乡郭店学校 |
9. |
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陶洪集学校 |
10. |
六安市裕安区平桥乡高皇学校 |
(三)城镇学校11所
1. |
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第一小学 |
2. |
六安市裕安区新安镇城西小学 |
3. |
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苏南初中 |
4. |
六安市裕安区韩摆渡镇韩摆渡初级中学 |
5. |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顺河初级中学 |
6. |
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分路口初级中学 |
7. |
六安市裕安区江家店镇初级中学 |
8. |
六安市德运希望学校 |
9. |
六安市紫荆巷小学(新建) |
10. |
六安市齐云路小学(新建) |
11. |
六安市清溪路小学(新建) |
四、2022年度建设学34所
(一)乡村学校小学13所
1. |
六安市裕安区韩摆渡镇众姓桥小学 |
2. |
六安市裕安区新安镇洪河小学 |
3. |
六安市裕安区新安镇杨楼小学 |
4. |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三塘小学 |
5. |
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独南小学 |
6. |
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长生桥小学 |
7. |
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泉水小学 |
8. |
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资圣寺小学 |
9. |
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淠河小学 |
10. |
六安市裕安区单王乡福和希望小学 |
11. |
六安市裕安区西河口乡潘岔小学 |
12. |
六安市裕安区西河口乡落地岗小学 |
13. |
六安市裕安区罗集乡竹园小学 |
(二)乡村学校初中8所
1. |
六安市裕安区西河口乡龙门冲初中 |
2. |
六安市裕安区罗集乡罗集初中 |
3. |
六安市裕安区狮子岗乡狮子岗初中 |
4. |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火星学校 |
5. |
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大牛学校 |
6. |
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淠联学校 |
7. |
六安市裕安区单王乡张湾学校 |
8. |
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石堰学校 |
(三)城镇学校13所
1. |
六安市裕安区十里岗小学 |
2. |
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白家庵小学 |
3. |
六安市将军路小学(新建) |
4. |
六安市赤壁路小学(新建) |
5. |
六安市赤壁路初中(新建) |
6. |
六安市淠河学校(新建) |
7. |
六安市第十二中学 |
8. |
六安市裕安区新安镇城西初中 |
9. |
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石婆店初中 |
10. |
六安市新安中学 |
11. |
六安市独山中学 |
12. |
六安市城南中学 |
13. |
六安市徐集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