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裕安区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意见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7-08-07 00:00 信息来源:裕安区人民政府 点击数:

——2017年 7月31日在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王宏琴

尊敬的张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在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上半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意见,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领导和同志们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情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5亿元,同比增长8.1%,位次在全市排第五,完成序时进度的43.2%。一、二、三产分别完成11.9亿元、31.1亿元和3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8.1%、10.2%。三次产业结构为:14.6:38.2:47.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36元,同比增长9.4%,位于全市第三,完成序时进度的54.6%。

(二)农业生产总体稳定。上半年,实现农产品(含农副食品、大米、羽绒、木材及草制品)加工产值约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收获春茶3650吨,比上年增长6%。收获夏粮8万吨,其中小麦20 万亩,单产332kg/亩,总产量6.64万吨;油菜17.5万亩,单产152kg/亩,总产量3.43万吨。上半年生猪出栏量24.6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2.1%。水产品产量1.19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53%。夏种计划面积111.5万亩,其中水稻95万亩,玉米4万亩,瓜菜8万亩、豆类等其他作物4.5万亩。落实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基地5万亩,对接生产龙头企业4家,建立省级粮食绿色公关示范点片6处,示范面积3万亩。夏管工作全面推进,完成测土配方施肥95万亩,为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病虫草害综合防治92万亩,其中绿色防控70万亩。秸秆综合利用(切碎还田、饲料化)12万吨,综合利用率89.6%。为实现“三夏”工作的有效开展,我区积极开展了“红盾护农”行动,共开展农资市场执法检查236人次,处理举报案件5起,有力保障了农资市场的稳定供应。积极组织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开展了各类技术培训28期,受训种粮大户及农民达5200人次。138名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工作受到省农委表彰。

(三)工业经济结构趋优。全区上半年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29.48亿元,同比增长17.5%;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25.46亿元,同比增长9.5%,在全市排第四,完成序时进度的44.3%。工业固投累计完成25.49亿元,同比增长3.9%,实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企稳回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9.5亿元,同比增长11.4%,位于全市第六。以暖企活动为契机,继续实施“四个十”梯度推进计划和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全力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上规增效。持之以恒推动强企工程,培育龙头企业,通过班子包保、资金扶持、政策激励,基本实现工业经济扩规提质预定目标,今年上半年每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均保持在9%以上。全区5000万元工业重点项目共12个,项目总投资21.137亿元, 2017年计划投资9.311亿元,已完成投资3.84亿元。进展较快的项目有:投资2亿元的英科实业聚乙烯制品回收利用项目;投资2亿元的强力电机高效防爆电机生产项目,围墙、值班室已建好,办公楼主体已建成,计划7月底投入使用;投资1.46亿元的恒源机械高压液压油缸及大马力拖拉机电液提升器生产项目,2.8万平方米6跨厂房主体已建成,配套设施预计8月底完成,新购与搬迁设备年底安装到位;中鼎2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顺景20MW光伏电站项目和旭强40MW光伏发电均已并网发电;中擎承建的总投资6亿元的裕安区高新技术创业园(PPP)项目,其中产业园15栋厂房、1栋办公楼全部开工建设,创业园12栋厂房全面开工建设,5栋厂房已封顶。

(四)商贸流通增幅明显。上半年,三产实现增加值38.5亿元,同比增长10.2%。具体体现在:内贸经济平稳运行。上半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2亿元,同比增长11.9 %,完成序时进度的48.8%,位次在全市排第二。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9亿元,同比增长15.4%。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7家,全区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达83家。新增便利店5家,家政龙头企业2个,建设改造农贸市场、菜市场1个即河浜菜市场。积极申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区),目前,我区电子商务进农村企业有3家:京东、邮乐购和日日顺乐农,三家电商企业在我区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点295个。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结束连续3年外贸进出口下降形势,今年我区进出口呈现回稳上升态势。上半年,全区累计进出口3172万美元,同比增长70.7%,在全市排第二。其中出口3131万美元,同比增长70.63%;进口41万美元,同比增长72.37%,同比增幅排第二位,进出口总量全市排第五位。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4家。上半年,我区直接利用境外资金实际到位1160万美元,新增外资统计企业1家(六安市歌兰工艺品厂),企业总投资6519万美元,合同外资709万美元目前已到位。

(五)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回升。上半年,全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3亿元,同比增长17.4%,在全市排第三位,完成序时进度的41.25%。从构成来看,项目投资46.13亿元,同比增长5.6%;房地产投资35.2亿元,同比增长37.6%。重点项目有序推进,47个纳入市亿元以上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9.8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6.8%,超序时进度6.8个百分点;计划新开工项目22个,已开工18个,开工率为82%。其中35个纳入省“大新专”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0.7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0.6%,超序时进度10.6个百分点;计划新开工项目15个,已开工13个,开工率为87%。高新技术创业园、光大生物质发电、多旋翼无人机、裕安大道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西淠河综合治理、大别山湿地公园、独山特色小城镇、农村畅通工程等一批在建项目加快推进;樱花溪畔生态农业、合川精密制造等项目已完工投入使用。上半年,全区累计审批(备案)项目91个,总投资106.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75%、56.91%,其中备案制项目60个,总投资79.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67.75%;审批制项目31个,总投资26.56亿元,同比增长24%、31.51%。

区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坚持把扩大有效投入作为稳增长的主要抓手,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和“四督四保”工作机制要求,重点工程进行现场督查、定期调度。上半年,已完成五里桥新村一期、区级安置房渡槽安置小区等安置房项目3个,总投资约2.36亿元。续建项目2个,总投资约3.6亿元,分别是市级五里桥新村1#10#楼,区级安置房春天嘉苑一期扫尾、二期主体施工。新建项目3个,总投资约5.64亿元,凤凰苑二期和胡家渡一期采取产业化模式,由工厂生产预制件进场组装。拟建项目5个,华电三期、南城三期、火车站西侧安置房、五里桥二期及关塘二期。道路项目,已完工11个,全长19805米,总投资1.87亿元;续建4个,全长8050米,总投资近1亿元;新建5个,全长8440米,总投资0.88亿元;拟建8个;全长约10530米,总投资约1.08亿元。3个续建公园(南河中央公园、陡步河公园、开发区休闲公园)总投资0.7亿元,目前已全部完工。“一谷一带”项目推进顺利,全年共谋划项目56个,计划投资21.04亿元。其中横排头大桥、六苏路跨铁桥、六里冲至陶冲公路等一批项目进展较快。

(六)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区完成财政收入11.37亿元,完成年初目标的65.9%,增长27.0%,超序时15.9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增加2.42亿元,在全市位次排第三。按收入级次划分:中央级收入4.38亿元(含出口退税), 完成年初目标的75.84%,增长138.91%;地方级收入6.82亿元, 完成年初目标的61.33%,下降2.08%。分部门情况:国税部门6.98亿元,完成年初目标的72.75%;地税部门3.43亿元, 完成年初目标的68.54%;财政部门0.95亿元, 完成年初目标的36.12%。全区完成财政支出22.62亿元, 完成年初目标的77.30%,增长25.10%,支出完成进度超序时27.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增加4.54亿元。

(七)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全面开展 “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确保完成25个贫困村出列,22750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任务。今年共安排扶贫资金5.06亿元,着力推进扶贫十大工程。产业扶贫工程。建设39座村级光伏电站和7900户户用光伏电站,建成全省规模第二的70兆瓦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6月底已并网发电,可带动周边2800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就业脱贫工程。落实居家就业2564人次,帮助415名贫困劳动者通过就业创业脱贫,计划建设2个就业扶贫驿站。智力扶贫工程。学前教育资助标准由每人每年500元提高到1000元,雨露计划已受理申报1136人。危房改造扶贫工程。安排贫困户危房改造1642户,安排资金0.29亿元。生态保护扶贫工程。实施长江防护林项目,开展大地增绿贫困户增收工程,为扶贫户创造更多的就业增收机会。健康脱贫工程。建立一站式服务基础信息库,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351”兜底补偿137.8万元、“180”一站式结算补偿98万余元。金融扶贫工程。截止7月6日,已发放小额信贷3.74亿元,全市第一。社会扶贫工程。大力实施“三带三帮”工程和“百企帮百村”行动,积极推进与合肥包河区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安排1.4亿元用于道路畅通工程、八小水利、人饮工程、以工代赈、水利薄弱环节建设,进一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社保兜底扶贫工程。安排333万元为8880名分散供养五保提标补足差额,安排200万元用于贫困人口临时救济。

(八)招商引资硕果纷呈。上半年,全区新引进重大项目19个,协议总投资45.5亿元,在建项目42个,累计实现境内到位资金37.71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68.75亿元的55 %。新引进项目有:总投资15亿元的微电影小镇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森德自动化项目、总投资6亿元的建筑工业化项目、总投资9亿元的江阴包装产业园项目、总投资6亿元的田升光电手机显示屏项目、总投资6亿元的中电电气光伏太阳能项目等。今年以来区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8次,与北京壹仟零壹亿、金谷集团、中交路桥、沈阳机床厂、上海森德自动化、特锐精密等二十多家企业达成投资意向。重新整合专业招商队伍。成立八大招商组,每组分别与市驻外招商组、联络处对接,与区内重点落户企业对接。目前八大招商组外出招商75次,新签约项目17个,协议引资47亿元,已达成意向性项目30个。狠抓重点招商项目调度。着力抓好“一区两园”重点招商项目的落地、重点产业的培育和重点企业的扶持。重点盘活和落地的项目有新成铁薄板、胜庆木业、佑逸二期、宏鹏机电、笑来家园、中展标识、银泰电机、云翼航空、中电电气等。

(九)民生保障继续加强。今年,我区33项民生工程共投入资金20.6亿元(含个人及单位自筹4.29亿元),区级财政配套安排2.4亿元,截至6月底,实际支付到项目和个人资金约7.8 亿元,到位资金支付率84.7%。补助补偿类项目按序时进度打卡发放,已支付资金约1.6亿元;培训类项目有序或超序时进度开展,保险类项目按要求完成参保任务并及时理赔,已支付资金3.2亿元;建设类项目整体有序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技工大省技能培训工程、就业扶持工程、农产品安全工程和棚户区改造等8个项目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区共有85556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除学杂费补助公用经费,其中小学61820人,初中23736人。全区免杂费补助公用经费计6519.70万元,其中:中央5215.80 万元,省935.90万元,区368万元。上半年,扎实开展了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宣传促销、行业管理、旅游扶贫等方面工作。景区质量得到提高,接待能力大幅增强。2017年,仅发改系统下达中央投资社会事业项目10个,总投资1.37亿元。目前,关田畈小学(解放路三小),土门店乡村旅游、观音洞乡村旅游、横排头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均已竣工,三处教师周转房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十)深化改革稳步推进。积极稳妥巩固“营改增”试点工作改革成果,强化协调配合,抓好跟踪分析,密切关注试点行业税赋变化和舆情。2017年上半年我区增值税入库5.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54亿元,增长405.1%。落实资源税改革政策,上半年资源税入库0.19亿元,由于征收标准提高,同比增收0.16亿元,增长546.23%。全区事业单位车改已进行了第一轮摸低汇总并上报,预计将在下半年完成车改任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药品带量采购,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分级诊疗激励约束机制。取消“收支两条线”管理。以“一院一账、分账核算”的形式,在区卫生经费结算中心相关账户下分别核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和支出。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上半年,我区经济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各项经济指标完成的比预期要好。但由于年初计划增速较高,几个重要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工业增加值等)均未超过年度计划的序时进度。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投资缺乏支撑。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高基数下投资增长难度较大。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难、储备少,企业成长较慢,产值增幅小。三是消费带动缺乏张力。居民实际购买力增长较慢,传统消费模式受到电商冲击较大,缺乏新增消费点,消费市场低迷势态难以扭转。四是项目落地少,落地不够快。上半年,全区新签约项目62个,目前正式开工不到20个。原因是跟踪服务还不到位,解决问题的力度还不够大。五是要素制约继续趋紧,环境容量、土地指标、技术工人、融资难等要素对产业发展的制约不断增强,这些问题都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意见

下半年,一批政府性投资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比如凤凰河养老康复中心(总投资3.2亿元)、华夏微影大别山湿地微电影小镇项目(总投资15亿元)、汲河治理工程(总投资2亿元)、皖西白鹭园旅游区等,这些项目的建设,基础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工业方面,振兴集团•中民筑友建筑工业化(总投资6亿元)、徽熳轨道轴承装备生产项目(总投资5亿元)、森德自动化项目(一期投资1.5亿元)等将陆续开工建设,工业经济的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农业方面,水稻等在地作物长势良好,当前全区全力以赴抗旱保苗,争取全年丰收;后两季度,国内消费市场渐趋活跃,内需拉动进一步增强,总体来说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还是有把握的。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完整实现,我们还要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项目支撑。第一,加快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速度,尽快形成工程量,直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第二,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切实降低企业投资成本、生产成本,提升私营企业主的投资意愿。第三,充分利用我区的IPO绿色通道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力求符合条件的企业实现挂牌上市。第四,坚持产业招商不动摇,重点围绕“一区两园”主导产业,招商、引商、安商。第五,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跟踪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统筹项目,交通、水利、卫计、教育、文广、环保、住建等部门要对“十三五”规划的项目进行梳理,加大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对有可能获得支持的项目其谋划深度要达到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切实做到以项目等机遇。

二是突出转型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努力把“一区两园”打造成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聚区。加快推进裕安经济开发区及平桥园区热电联产项目,淘汰园区小锅炉,尽快用上清洁能源。鼓励企业加大节能改造力度,淘汰老旧电机等高耗能设备,扼制全区用能总量增速太快的不利态势。加大“一区两园”特困企业的处置力度,采取破产、兼并、重组等各种形式,盘活土地、厂房等现有存量资产,着力提高园区的产出率。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努力打造好裕安经济开发区和平桥工业园两大战兴集聚发展基地,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创建和申报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提高园区企业的创新能力,为争取省“三重一创”政策支持创造条件。

三是突出招商引资。第一,谋划优势项目。坚持以规划引领产业,以产业梳理项目,以项目推进招商,特别是认真做好旅游、农旅融合、大健康项目的谋划编制,提高项目的对接率。第二,瞄准推介重点。坚持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和汽车零部件等四大主导产业和新能源、电子信息、循环经济,以及各专业特色镇的首位产业,引进关联度强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坚持深入“长三角”、对接“珠三角”、紧盯“京津冀”、融入合肥经济圈,开展产业承接、配套招商,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坚持依托龙头企业,强化以商招商,加强市区联动,争取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磁场效应”。第三,盘活在手企业。坚持一竿子插到底,通过整体出让、股份合作、租赁承包、破产重组、收回储备等多种方式,挖掘现有潜力,盘活存量资产,打好提前量,有计划、有力度的“清”“腾”,等着客商来。第四,紧盯重点项目。实行定任务、定领导、定时间、定服务“四定”工作机制,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强化重点产业招商,针对薄弱环节、缺失部件,上下延伸产业链条,左右延展产业配套,壮大主导优势产业,促进重点产业集群发展。

四是突出实体经济发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弥补短板不足。要加大对转型项目和优势企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银政企对接服务工作,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积极对接省、市各类金融平台,争取更多的金融优惠政策落地我区。切实帮助金融机构维护合法金融债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五是突出绿色发展。加强环境整治,全面落实大气和水污染防治计划,加大淠河、汲河、陡步河等水环境保护和整治力度,加快推进西淠河综合治理工程,完善河长制。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完善城南片区管网及乡镇污水处理配套设施。继续实施森林增长工程,持续推进美丽集镇、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积极争取“独山将军小镇”挂牌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加快推进“一谷一带”建设,围绕“生态增绿、旅游添景、农民增收”的建设目标,着力建好基础设施工程、产业培育工程、茶谷三小工程、宣传节庆工程。加快推进绿色城南建设,重点加快绿色城南科创小镇建设,加快推进青山湿地公园及微电影小镇建设,努力打造集休闲养生、旅游健身、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六是突出共享发展。以贫困村、贫困户为主战场,实施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近期重点是加大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谋划好下半年经济薄弱村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带动“三无户”整体脱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开展好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大力促进城镇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和困难群体就业,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及时调整离退休养老金,着力提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

张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列席会议的领导和同志们:当前经济运行当中的积极变化还会继续增加,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只要我们坚定不移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之以恒的强化创新驱动,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工作,就一定能够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附件:裕安区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附件:

裕安区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年初计划

1-6月份

实绩

同比增幅

(%)

 

完成序时

进度(%)

在全市

位次

完成量

比2016年

增幅(%)

一、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88.6

8

81.5

8.1

43.2

5

二、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

57.46

10

25.46

9.5

44.3

4

三、财政收入(亿元)

17.24

8.5

11.37

27.0

65.9

3

四、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97.26

10

81.3

17.4

41.2

3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98.69

10

48.2

11.9

48.8

2

六、到位境内资金(亿元)

68.75(市下达任务)

10

37.71

21.6

55.0

 

七、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

1687

10

1160

 

68.7

 

八、外贸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5041

8

3172

70.7

62.9

2

注:一、二、三产增加值,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指标等年终核算确定。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