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话民生】民生政策暖人心 助学圆梦感党恩

【字体: 【编辑日期:2025-09-10 09:03】 【来源:裕安区城南镇】 【阅读:

我叫吴雅,今年21岁,是南京林业大学的一名学生。今天,我想以最真挚的情感,诉说一段关于困境、希望与感恩的故事。

在我两岁时,父母离异,我自此跟随父亲生活。我的父亲是一位肢体四级残疾人,腿脚不便,他凭借有限的劳动能力,做着一些零散的工作,收入微薄且不稳定。从小到大,我深知父亲的艰辛与不易,也早早体会到了生活的重量。父亲常对我说:“孩子,好好读书,才有出路。”这句话,成了我刻苦学习的最大动力。2022年,我如愿收到了南京林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们父女俩在喜悦之余,却为高昂的学杂费和生活费陷入了深深的忧虑。父亲微薄的收入对于大学生活开销而言,简直是杯水车薪。

艰难的熬过了近两年,到了2024年,经济的压力达到了顶点,家庭实在无力再支撑我下一学年的费用。万般无奈之下,我忍着巨大的心痛和不舍,向学校提出了休学一年的申请,打算暂时放下学业,打工攒钱以期来年再续梦想。休学的那一刻,我内心充满了对学业中断的恐慌和对未来的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大学梦是否还能继续。

然而,希望总是在山重水复处显现。我们家原先并非城南镇户籍,只因居住在城南镇四望山廉租房内,父亲于2021年将户口迁至了城南镇四望山村。正是这个关键的迁移,让我感受到了基层组织无差别的温暖。在我休学回家后,四望山村民委员会的干部们在日常走访中敏锐地察觉到了我家面临的困境。他们没有丝毫因为我们是“新落户”而怠慢,反而多次与父亲谈心交流,耐心细致地了解我家的情况。

更让我感动的是,村委的叔叔阿姨们第一时间就与城南镇民政办公室进行了沟通和协调。很快,镇民政办的同志就和村干部一起,再次来到我们家,更深入全面地核实我们的实际困难。他们告诉我不要担心,针对像我这样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大学生,国家有完善的救助保障体系,一定会尽力帮我渡过难关。随后,村里为我组织召开了听证会,客观公正地向与会的村民介绍了我的特殊情况。整个过程公开、透明、高效,充满了人性的温度。

最终,在村委和镇民政办的共同努力下,我成功被申报并审核确定为A类低保救助对象,我也拿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当这个消息传来时,我和父亲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这笔资助金对我而言,绝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支持,它意味着我可以立即撤销休学申请,重返日思夜想的大学校园,它照亮了我几乎搁浅的人生航程!

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内心的感激。我深切感受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这项民生好政策饱含的为民情怀和温暖力量,它精准救急于危难,真正体现了“弱有所扶、困有所助”的庄严承诺。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政府的深切关怀,感谢所有为我奔波努力的基层工作人员!我会永远怀着感恩的心,努力学习,将来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裕安区城南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