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话民生】法律援助为土地确权“解烦忧”
今年初春,裕安区分路口镇村民黄某某家中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村委会工作人员上门宣传土地确权政策。“按二轮延包政策确权,这可是惠民的好事啊!”老黄当即表示支持。可当确权公示名单下来时,他却犯了愁:登记册上只有我、老伴和儿子3口人的名字。“家里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啊!”老黄心里泛起了嘀咕,对确权工作产生了抵触情绪。
包片村干部看出了他的顾虑,主动上门解释:“土地政策有明确规定,您要是有疑问,镇上的农业部门和法律援助工作站都能提供帮助。”在村干部指引下,老黄来到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人员耐心倾听了他的诉求,表示将全力协助维权。
经过深入调查,事情的脉络逐渐清晰。原来老黄家情况特殊:儿子早年从农业户口转为商品粮户口并迁出,后与妻子离婚,但他的三个孩子随原妻子生活。由于老黄从未向村里提供过子女抚养权变更的相关证明,村民组对其家庭情况掌握不清,导致确权工作陷入僵局。工作站负责人告诉他:“二轮延包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您需要配合村里补充相关材料,我们会帮您依法维权。”
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老黄先后前往前儿媳家中和其所在村委会。大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相关规定,清晰阐释了抚养权与土地权益的关系。经过多轮沟通,前儿媳最终同意提供孩子的抚养权证明及村集体收益情况说明。5月初,当老黄拿到材料时,激动地说:“要不是工作站帮忙,我家这摊事真不知道啥时候能理顺!”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确权是政策的“定心丸”。面对复杂的家庭情况和土地纠纷,老黄深刻体会到:维权不能靠“拍桌子”,既要懂政策讲情理,更要依法办事。在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专业帮助下,这场持续数月的土地确权纠纷圆满化解,不仅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更彰显了法治阳光对民生福祉的温暖守护。(裕安区分路口镇 田倩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