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乡:“三步走”战略,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近年来,青山乡以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增加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举措,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文化惠民工作取得实效。
一、着力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开展送戏下乡、爱国主义教育电影轮播等惠民演出活动,保质保量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数字化、效能化为突破口,优化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综合性文化场所建设等,推动加快建设和完善覆盖各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缩小各村公共文化服务差距。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积极培育文化休闲街道、文创商店、文化场所群等多业态的文化消费聚集区。健全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支持成立各类群众性文化服务团队,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二、大力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强与周围乡镇的合作交流,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文化旅游展会活动,通过“旅游引进来”实现“文化走出去”,讲好合作共赢、命运与共的故事,促进民意相融、民心相通。依托各类特色产业,整合各类矿产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模式,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助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整合旅游资源优势,把优势变成提质发展的态势,打造文旅宣传矩阵。加强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宣传推广,持续开展古色古香的文化遗产、匠心独运的手工艺传承等旅游资源的宣传工作,全面提升乡镇的美誉度和吸引力。
三、聚力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各部门积极对接上级单位,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建立和完善善纳人才、善用人才、善育人才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提高待遇、优化环境、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吸纳各门类的文化拔尖人才。同时,强化对本土文化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进一步增强文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注重本土文化干部队伍建设,挖掘本土文艺骨干,加强对文化干部的指导帮助,提升工作能力,进一步加快青年骨干文艺人才培育培养,培养孩子对于文化的兴趣,真正解决提升精神文化服务水平“根”的问题,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更好的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裕安区青山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