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镇:公益小岗位“创”出脱贫致富新路子
在裕安区新安镇西北部的马河村,村里的保洁员老卫每天都要去村部周围打扫卫生,这是他的工作任务,而这份工作是他从今年起开始做的。
“真没想到还能在自己家门口找份工作,能为大伙做点事,我很知足,政府这些年为我们这些贫困户想的太周到了,一个月不仅能领到1000元工资,在就业的同时还能照顾到家庭。”说起这份工作,贫困户老卫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为了解决贫困户家庭增收问题,不断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裕安区新安镇针对无法离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创新开发了卫生保洁,护路员,护林员,光伏电站管护员等扶贫公益性岗位,始终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落实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就业意愿以及能力,帮助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有效的促进贫困户增收。
在新安镇,像老卫这样的贫困户不在少数,他们因为身体家庭等原因,不具备外出务工的条件,这些人也是脱贫攻坚中的重点和难点,让这部分人脱贫增收,也是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的出发点。如今,新安镇根据各村(居)实际需求,有效利用岗位资源,建立健全扶贫公益性岗位动态管理制度,村里定期开展考核,对于没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的人员及时进行调换,不断夯实公益性岗位成效。
截至目前,新安镇共开发公益性岗位183个,帮助了183名贫困户人口实现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的开发不仅让贫困户通过自身劳动获得稳定收入,巩固了脱贫成效,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等、靠、要”的依赖懒惰思想,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新安镇将继续加大特殊贫困群众的针对性帮扶力度,提高脱贫质量,通过思想教育、宣传引导、产业就业帮扶、项目带动等方式,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确保贫困户收入稳定性和长期性,有效的防范返贫,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努力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方欣昱 胡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