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紧跟消费扶贫 非物质文化传承有声有色
徐集花生糖一直以来是传统产业,久负盛名,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脱贫攻坚以来以来,我区把花生糖产业来当作我们扶贫产业的支柱,徐集花生糖以花生米、大麦、大米为原材料,经育芽、蒸煮、发酵、翻炒等多道复杂工序制作而成。2012年,徐集花生糖生产技艺被列入六安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发挥传统产业在消费扶贫中主力军和“领头羊”作用,裕安区对花生糖品牌进行多方整合,注册了“徐集花生糖”地理标志,不仅给予政策上的倾斜还给予经济上的支持,激励企业扶贫带贫主动性。六安市康尔惠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市级龙头企业、徐集十强企业和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他们生产的“六州牌”徐集花生糖系列产品通过ISO9001国家质量认证管理体系认定,被省旅游局认定为安徽省旅游“必购商品”,“六州”商标被评定为安徽省著名商标。获得了2019和2020年省农交会金奖产品,企业负责人被评为裕安区2020年“十佳产业扶贫带头人”等荣誉。
今年,该企业又进入全国“832”平台进行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并在合肥、六安“合家福”和六安“绿篮子”等大型商超销售,进一步拓宽消费扶贫渠道。为贯彻落实“千企帮千村、脱贫奔小康”号召,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全力落实花生产业扶贫。一是该企业在徐集镇棠树村和顺河镇王圩村建立花生种植基地200多亩,支付基地建设“租金、股金、薪金”30多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0.9万元以上,其中有6户已经实现脱贫。二是吸纳贫困户来花生糖加工车间就业,增加他们工资性收入,实现劳动就业脱贫,现已有40多人安排就业,人均工资达到1.3万多元。另外,还带动60户贫困户小额信贷入股分红,帮助贫困户每年户均增收3000元。三是进一步加强产业兴农,产业助农,积极推荐“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把所有与公司合作的贫困农户统一优先提供种子、农药、化肥等物资帮扶,并安排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田间指导,提高产量,每户增收一万多元,达到了脱贫目标。像这样的带贫企业在裕安区还有900多家,带动了10000多贫困户,做到了真扶贫、真带贫、真收益。(裕安区农业农村局 卢兴坤 张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