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雷锋路小学成功召开两项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开题论证会
2025年4月10日下午,六安市雷锋路小学召开两项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开题论证会。此次论证会旨在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探索区域特色教育发展新路径。裕安区教研室教研员吕永胜,正高级教师、教研员王立平及省教坛新星、霍邱一中教师王宝等三位专家出席会议并指导。雷锋路小学副校长吴晓荣,裕安区兼职教研员、六安市崔仲琼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崔仲琼,课题《基于“茶社团”活动探索跨学科教学的实施路径》(LK202465)和《红色文化传承与价值研究——以“筑梦美好未来”单元课程为例》(LK202466)项目组全体成员全程参与活动。项目课题组成员在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共同开启教育科研新征程。
论证会由吕永胜主持。他现场宣读了课题立项文件,并强调课题研究需遵循“规范实施、过程监控、成果导向”三大原则。他特别指出,这两项课题要立足六安地域特色,注重理论创新与实践转化的深度融合。
两项课题主持人分别进行了开题陈述。首先,课题《基于“茶社团”活动探索跨学科教学的实施路径》(LK202465)的项目负责人崔时俊老师系统阐述了通过“茶社团”活动,探索小学美术与语文跨学科教学模式,旨在通过茶文化主题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融合与创新,构建跨学科教学模式。接着,课题《红色文化传承与价值研究——以“筑梦美好未来”单元课程为例》(LK202466)的项目负责人张倩老师依托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资源,构建“红色基因+校本课程”体系,规划制定实施方案,涵盖了红色研学、创编故事、微电影宣传、数字资源库建设等创新模块。
专家组对雷锋路小学两项市级课题的研究价值给予高度认可。针对《红色文化传承与价值研究——以"筑梦美好未来"单元课程为例》(LK202466)课题,王宝建议立足大别山红色文化特色,进一步强化选题地域独特性,同时细化研究人员分工,建立责任明晰的协作机制。对于《基于"茶社团"活动的学科教学》课题(LK202465),王立平提出三点优化意见:一是构建以美术学科为核心,联动语文、音乐、劳动教育的跨学科体系,科学分配学科融合比例;二是以茶文化实践为主线,设计采茶制茶、茶艺展演等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创造力;三是创新教学模式,将知识传授与文化传承有机融合。
两项课题均紧扣时代育人需求,架构科学、特色鲜明,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操作性。
吴晓荣致辞感谢各位专家莅临指导,并作了表态发言。此次两项市级课题立项是学校教研工作的重要突破,课题紧扣时代需求,将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将加强领导、强化师资及经费保障,全力支持研究实施。要求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扎实推进,在专家引领和团队协作下确保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
“科研兴校、科研强师”,此次论证会标志着雷锋路小学教科研工作进入系统化、专业化发展阶段。学校将以两个市级课题为引擎,持续推进“五育融合”育人模式,为建设新时代高品质学校注入强劲动力。(图文:张倩 杨银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