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文件】关于印发《裕安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方案》的通知
裕市监知〔2022〕136号
各乡镇街、高新区,各金融机构,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我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工作,加大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的普及度和惠益面,促进企业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区市场监管局、区发改委、区金融监管局联合制定《裕安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六安市裕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六安市裕安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六安市裕安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22年8月19日
裕安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
行动方案
根据《安徽省市场监管局 中国银保监会安徽监管局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中国证监会安徽监管局关于印发安徽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鼓励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一系列工作部署要求,聚焦我区重点产业园区和创新型企业,强化“政企银保服”联动,在措施优化、模式创新和服务提升等方面积极行动,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深入园区、企业,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深度融合,有效缓解创新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裕安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通过三年行动,全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可及性和服务便利度大幅提升,产业园区、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普及面显著扩大,被质押知识产权的实施率明显提高。全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系列活动12次以上,10家以上创新型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开发区(园区)的知识产权质押金额年均增长20%以上。
三、主要行动
(一)措施优化行动
1.开展调研活动。市场监管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对辖区内的产业园区、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工作进行调研,帮助园区、企业等形成有效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工具箱和金融机构资源库。
2.健全激励措施。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综合运用保险、担保、风险补偿等方式降低信贷风险。推行专利保险,探索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适时修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质押融资工作举措,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满足企业创新发展需求。
3.建立企业白名单。充分利用“信用中国”网站、国家知识产权质押信息平台等资源,以信用、知识产权等各类数据为基础,与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培育、专利奖评选、高价值专利培育、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等工作有机结合,形成白名单企业库,推送至银行业金融机构。
4.建立对接机制。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创新创造能力、高价值专利产出和运用能力,建立知识产权企业联络员队伍。整合市场监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发改委、园区管委会等各方社会力量,以及行业协会、银行业金融机构等社会资源,建立知识产权金融联络员队伍。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共同分析研讨并解决知识产权融资领域难点、痛点问题,推动多元共治。
5.落实监管政策。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质押贷款数据的统计分析,支持银行金融机构建立适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特点的授信尽职和内部考核管理制度。推动银行金融机构用好单列信贷计划和优化不良率考核等监管政策。加强对质押融资企业的统计监测,防范质押融资风险。加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归集力度,加大跨部门信用信息共享,依法通过信用门户网站公示相关信用信息。
(二)模式创新行动
6.建设评估体系。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金融科技支撑,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指标分析评价企业创新能力、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优化审贷流程,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内部评估体系,合理选择具备知识产权评估能力的第三方资产评估机构开展合作,提高贷款效率。
7.创新信贷合作。探索开展“政银园投”合作,支持园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度合作,对于创新型企业聚集、形成集群效应的园区资源平台,支持金融机构与园区管理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开展批量授信的信贷服务模式,以信用贷、批量授信等方式向园区白名单企业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鼓励具有产业整合能力的投资机构,共同为园区内企业提供“股权投资+信贷资源+政策支持”的全方位服务。
8.创新知识产权金融产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对企业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地理性标志等各类知识产权进行打包质押,拓宽质押物范围,增强融资可获得性。
9.探索知识产权质物处置。发挥有关知识产权交易运营平台、专业化服务机构等作用,联合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知识产权处置、流转的有效途径和可行模式,通过集中拍卖、第三方收储的方式,将短期处置转换为较长周期的知识产权运营,更大程度实现知识产权价值。
(三)服务提升行动
10.组织座谈交流。召开金融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企业交流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及时分享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经验做法。针对实际需求,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程、扶持政策等编印成册,发放到企业、银行、服务机构等,实现知识产权信息共享。
11.开展政策宣讲。组织产业园区及创新型企业围绕省、市、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资助扶持政策等开展集中宣讲,帮助产业园区、创新主体充分了解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关规则、政策、流程,引导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知识产权信贷政策、授信准入条件、特色金融产品、典型案例等。
12.深化银企对接。结合“知识产权宣传周”、“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专利周”等活动,探索开展“政企银保服”合作。通过问卷、走访、调查等方式,征集企业质押融资需求,分析梳理后形成需求清单。联合有关银行、担保机构、保险机构及服务机构,对清单内的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企业知识产权、贷款、经营等情况,确定入园惠企业试点企业预选名单。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针对银企对接活动的特殊信贷优惠政策,明确办理流程,切实改善创新型企业融资环境。
13.开展质押咨询服务。大力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宣传普及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建设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中心或设置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咨询服务窗口,提供融资产品推广、政策咨询、质押融资登记流程等“一站式”综合咨询和服务,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咨询服务便利度。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市场监管部门要牵头做好举措优化、服务提升、宣传培训和总结推广等工作,建立完善定期例会、沟通协调等机制,形成高效协同工作格局;金融监管部门要重点抓好模式创新和监管政策落实,推动银行业、融资担保、保险业金融机构切实提高重视程度,加强业务创新和产品开发;各社会信用系统建设牵头部门要加强知识产权金融领域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支持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
(二)注重实际效果。各单位要结合园区、创新主体实际需求,细化行动方案,摸清底数,掌握效果,找准需求,做好分析梳理,合理安排活动内容,细化落实措施优化、模式创新和服务提升各项行动,拿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务实举措,全面提升入园惠企活动的精准度和覆盖面。
(三)做好总结分析。各单位要加强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的后续跟踪和服务,总结分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促进企业研发、专利实施、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成效,及时做好有关数据和材料报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