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口乡:激活旅游新活力 乡村旅游再升温
近年来,西河口乡立足资源禀赋,持续探索旅游发展新思路,激发旅游新活力,丰富旅游新业态,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推动乡村旅游再升温。
“新风貌”激活“新活力”。坚持以打造乡村“新风貌”为抓手,完善红色旅游设施建设,投资90余万元完成中共六安中心县委旧址基础设施提升;新建十八盘驿站,完善郝集驿站、江店驿站、龙门冲驿站服务功能;打造全胜大桥、十八盘桥休憩平台,沿线增设导视牌。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改厕“回头看”、垃圾治理和污水治理等工作,重点完成西淠河沿线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打造“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带,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旅游”激活“新引擎”。深挖乡域生态资源、红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旅游”发展模式,打造“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产业+旅游”等复合型旅游发展方式。以竹木茶产业为特色,开展特色产业加工体验活动4次,打造集“天然氧吧、高山农特、精品民宿”于一体的特色康养旅游品牌。以“万亩竹海”、“红色研学”为亮点,打造“中共六安中心县委旧址-望江寺-十八盘红军广场-万亩竹海”西河口乡龙门河沿线红绿交融旅游线路,乡内景点由点串线成面旅游格局已初步形成。
“小民宿”激活“大经济”。依托旅游线路,突出核心景区带动,推动乡内民宿业发展。鼓励发展精品民宿,持续提升“裕灵龙”精品民宿服务品质,目前“裕灵龙”民宿已成功入选安徽省首批“皖美银牌民宿”。投资160万元着力打造“竹溪营地”项目,新建太空舱7个,建设步道约1000米,完善周边配套设施,预计年接待游客量达3000余人次。充分利用闲置资产,改建官塘村旧厂房一处约900平米,打造官塘特色民宿,配套建设特色农产品展销、公共设施等,以民宿带动农产品销售,增加就业岗位,带动群众增收。(西河口乡 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