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裕安区婚俗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裕民政〔2023〕41号)
各乡镇街、区直有关单位:
现将《裕安区婚俗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六安市裕安区民政局
2023年6月19日
裕安区婚俗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省民政厅扩大婚俗改革实验区范围的号召,持续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助力推深做实我区婚俗改革工作,根据民政部《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20〕62号) 和《安徽省婚俗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皖民务函〔2020〕131 号)要求和我区实际,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深厚土壤,特制定裕安区婚俗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党建引领下新时代新婚俗,通过婚俗改革,充分发挥婚姻登记机关的阵地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专业人才,深入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发挥村、居红白理事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管理服务监督作用,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着力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持续传承良好家风家教家训。
二、改革内容
(一)深入开展“新时代 新家庭”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充分发挥婚姻登记机关主阵地作用,加强与妇联、司法等部门沟通协作,建设婚姻家庭辅导室,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专业人才壮大服务队伍,开发婚姻家庭辅导优质课程,利用广播电视、移动互联网等媒体,扩大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覆盖面。
(二)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的“新时代 新婚仪”。依托婚姻登记机关,建立颁证制度,丰富颁证词内涵,提升结婚仪式的庄重感。倡导推广体现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婚礼仪式,组织军人婚礼、纪念婚礼、慈善婚礼等现代时尚、文明节俭的集体婚礼。
(三)培育文明向上的“新时代 新风尚”婚俗文化。通过主题宣传月活动,“新时代 新风尚”婚俗巡演活动,宣传优秀传统婚俗文化,弘扬“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责任共担、互敬互爱”的婚姻理念。积极配合宣传、农业农村等部门,持续整治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不文明婚闹等不正之风,健全长效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四)开展“新时代 新风尚”家风家训倡导宣传活动。加强家风家教建设,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教,培育良好家风,引导广大家庭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三、工作举措
(一)深入开展“新时代 新家庭”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1.设置“新时代 新家庭”婚姻家庭辅导室。在民政局婚姻登记机关内设置婚姻家庭辅导室,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在婚姻登记处驻点开展婚姻家庭辅导,为来访夫妻或家庭提供婚恋评估、情感辅导、心理疏导、家庭咨询、新婚颁证仪式、离婚辅导调解等服务,开展专业个案服务,并建立服务台账。(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妇联;完成时限:2023年8月)
2.开展线下“新时代 新家庭”婚姻家庭讲座(沙龙)。定期开展线下婚姻家庭、心理健康讲座/沙龙,让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走进社区,走向居民,带领居民学习改善家庭婚姻不良认知、学习婚姻问题处理技巧。(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3.搭建专业化服务平台,开发线上“家和计划”。
结合“社工+婚姻家庭”开展“家和计划”以“倡导婚俗新风,引领和谐新风,吹响幸福新风”为服务理念,一是开展“十全十美”行动,促进家庭和美建设。围绕“十全十美”寓意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沙龙活动、小组活动、颁证活动等。二是开展“和谐家庭”行动,促进家庭和谐建设。围绕“和谐家庭”的建设,开展婚前教育、新婚辅导、婚姻辅导、离婚冷静期服务和长程跟踪服务等。三是开展“赋能家庭”行动,促进家庭能力建设。围绕“赋能家庭”主题,开展主题课堂和主题活动,开发家庭成长手册和抖音微视频。(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卫健委、区司法局、区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各乡镇街;完成时限:2023年10月)
(二)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的“新时代 新婚仪”。
1.“新时代 新婚仪”特色婚仪倡导。在5.1、7.1、8.1、10.1等具有红色纪念意义的日子组织军人婚礼、纪念婚礼等红色文化婚礼、慈善婚礼等现代时尚、文明节俭的集体婚礼;倡导推广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婚礼仪式。(责任单位:团区委、区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区妇联、区民政局;完成时限:常态化开展)
2.创新“新时代 新婚仪”婚姻登记颁证模式。建立特邀颁证制度,聘请地方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名人、金婚夫妇等担任婚姻登记特邀颁证师。每年组织举办不少于4次简约文明、喜庆热烈、文明时尚的颁证仪式,提升婚姻登记的庄重感、仪式感。(责任单位:团区委、区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区妇联、区民政局;完成时限:常态化开展)
(三)培育文明向上的“新时代 新习俗”婚俗文化。
1.“新时代 新习俗”主题宣传月活动。结合每月党支部主题活动教育实践,在农历七月,以“普法宣传”及“和谐婚姻宣讲”为载体,及妇联举办的“最美家庭”“最美婆媳”评选结合,共同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婚俗改革等宣讲宣传活动。(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区妇联、各乡镇街,完成时限:2023年12月底)
2.常态化“新时代 新习俗”婚俗宣传活动。开展“新婚喜事庆贺到家”宣传文明婚俗活动,自觉抵制铺张浪费、随礼攀比等。(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区民政局、各乡镇街,完成时限:常态化开展)
3.“新时代 新习俗”婚俗改革巡演活动。通过文艺宣传,把婚俗新理念宣传到社区乡村,通过宣传引导,遏制高额彩礼、 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不文明婚闹等行为。(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区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各乡镇街;完成时限:常态化开展)
4.“新时代 新习俗”宣传阵地文化建设。在婚姻登记场所设置婚姻婚俗文化墙和婚俗展示厅各1处;各乡镇街和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设立婚俗文化墙,各村、居设立婚俗文化宣传栏,弘扬新时代文明婚姻理念,深入推行移风易俗,倡导喜事新办简办,在全区营造良好社会风尚。(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区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各乡镇街;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5.广泛发放“新时代 新习俗”文明婚俗倡议书。向全区文明单位和广大党员群众发放倡议书,倡导时尚新风,树立文明婚俗新观念。向适婚青年群体广泛印发倡议书,倡导居民群众自觉抵制婚事中的奢靡之风。(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区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各乡镇街;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6.加强“新时代 新习俗”文明婚俗宣传。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办红事的重要意义和先进典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婚俗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引导群众树立起正确的婚俗理念。(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区民政局、各乡镇街;完成时限:常态化开展)
7.加强婚姻家庭服务类社会组织培育孵化。重点培育孵化婚姻家庭服务类社会组织,实施一批公益创投、社区微公益创投项目,支持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婚姻家庭服务。(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各乡镇街;完成时限:常态化开展)
(四)开展“新时代 新风尚”家风家教家训倡导宣传活动。
1.开展“新时代 新风尚”家风家教宣传主题活动。采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进家庭、进居(村)、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宣传优良的传统家风家教家训文化,培育形成尊老爱幼、夫妻互敬、家庭和睦、邻里互助、崇尚道德、重视教育、诚信守礼、勤俭节约的家风家教。(责任单位:区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区妇联、区教体局,各乡镇街;完成时限:常态化开展)
2.开展“新时代 新风尚”优秀家庭宣传评比活动。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把家风家教作为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等不同途径,评选优秀家庭,引导家风加强家风建设,强化婚姻家庭责任感,增强孝老爱亲、夫妻互敬等道德观念。(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直各部门单位,各乡镇街;完成时限:常态化开展)
3.开展“新时代 新风尚”优秀案例宣传活动。积极发挥身边人教育作用,深入宣传道德模范、慈善楷模,推进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责任单位:区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区民政局、区妇联、区卫健委,各乡镇街;完成时限:2023年11月)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民政局负责裕安区婚俗改革工作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按照工作任务清单抓好落实。
(二)加强经费保障。要把婚俗改革实验区创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充分保障,推动婚俗改革工作高质量开展。
(三)加强宣传引导。要把宣传教育贯穿婚俗改革工作全过程,深度挖掘群众身边自觉推进婚俗改革的先进典型和生动实践,及时报道工作亮点、进展成效和典型经验,营造婚俗改革工作的良好氛围。
本实施方案有效至2025年12月31日止。
附件
裕安区婚俗改革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
试点任务 |
推进措施 |
完成时限 |
责任单位 |
1 |
深入开展“新时代 新家庭”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
设置“新时代 新家庭”婚姻家庭辅导室:在民政局婚姻登记机关内设置婚姻家庭辅导室,由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婚姻家庭咨询师在婚姻登记处驻点开展婚姻家庭辅导,为来访夫妻或家庭提供婚恋评估、情感辅导、心理疏导、家庭咨询、新婚颁证仪式、离婚辅导调解等服务,开展专业个案服务,并建立服务台账。 |
2023年6月 |
区民政局、区妇联 |
开展“新时代 新家庭”线下婚姻家庭讲座(沙龙):定期开展线下婚姻家庭、心理健康讲座/沙龙,让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走进社区,走向居民,带领居民学习改善家庭婚姻不良认知、学习婚姻问题处理技巧。 |
2023年12月 |
区民政局 |
||
搭建专业化服务平台,开发“新时代 新家庭”线上婚姻系列课程:各街镇、社区要探索“社工+婚姻家庭”“心理咨询+婚姻家庭”“法律+婚姻家庭”“志愿服务+婚姻家庭”等服务模式,搭建专业化服务平台,开发线上婚姻系列课程,开展线上服务,为辅导对象进行线上课程教授及解答(微信群等)。不断丰富婚姻服务内涵、拓展婚姻服务渠道,提供专业化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
2023年10月 |
区民政局、区卫健委、区司法局、区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各乡镇街; |
||
2 |
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的“新时代 新婚仪” |
“新时代 新婚仪”特色婚仪倡导:在10.1国庆5.1、8.1、7.1等具有红色纪念意义的日子组织军人婚礼、纪念婚礼等红色文化婚礼、慈善婚礼等现代时尚、文明节俭的集体婚礼。倡导推广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婚礼仪式。 |
常态化开展 |
团区委、区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区妇联、区民政局 |
创新“新时代 新婚仪”婚姻登记颁证模式:建立特邀颁证制度,聘请地方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名人、金婚夫妇等担任婚姻登记特邀颁证师。每年组织举办不少于4次简约文明、喜庆热烈、文明时尚的颁证仪式,提升婚姻登记的庄重感、仪式感。 |
常态化开展 |
团区委、区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区妇联、区民政局 |
||
3 |
培育文明向上的“新时代 新习俗”婚俗文化 |
“新时代 新习俗”主题宣传月活动:结合每月党支部主题活动教育实践,在农历七月,以“普法宣传”及“和谐婚姻宣讲”为载体,及妇联举办的“最美家庭”“最美婆媳”评选结合,共同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婚俗改革等宣讲宣传活动。 |
2023年12月 |
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区妇联、各乡镇街 |
“新时代 新习俗”常态化婚俗宣传活动:开展“新婚喜事庆贺到家”宣传文明婚俗活动,自觉抵制铺张浪费、随礼攀比等。 |
常态化开展 |
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区民政局、各乡镇街 |
||
“新时代 新习俗”婚俗改革巡演活动:通过文艺宣传,把婚俗新理念宣传到社区乡村,通过宣传引导,遏制高额彩礼、 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不文明婚闹等行为。 |
常态化开展 |
区委宣传部、 区民政局、区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各乡镇街 |
||
“新时代 新习俗”宣传阵地文化建设:在婚姻登记场所设置婚姻婚俗文化墙和婚俗展示厅各1处;各镇街、大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设立婚俗文化墙,各居、村设立婚俗文化宣传栏,弘扬新时代文明婚姻理念,深入推行移风易俗,倡导喜事新办简办,在全区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
2023年12月 |
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区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各乡镇街 |
||
广泛发放“新时代 新习俗”文明婚俗倡议书:向全区文明单位和广大党员群众发放倡议书,倡导时尚新风,树立文明婚俗新观念;向适婚青年群体广泛印发倡议书,倡导居民群众自觉抵制婚事中的奢靡之风。 |
2023年12月 |
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区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各乡镇街 |
||
加强“新时代 新习俗”文明婚俗宣传: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办红事的重要意义和先进典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婚俗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引导群众树立起正确的婚俗理念。 |
常态化开展 |
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区民政局、各乡镇街 |
||
加强婚姻家庭服务类社会组织培育孵化:重点培育孵化婚姻家庭服务类社会组织,实施一批公益创投、社区微公益创投项目,支持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婚姻家庭服务。 |
常态化开展 |
区民政局、各乡镇街 |
||
4 |
开展“新时代 新风尚”家风家教家训倡导宣传活动 |
开展“新时代 新风尚”家风家教宣传主题活动:采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进家庭、进居(村)、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宣传优良的传统家风家教家训文化,培育形成尊老爱幼、夫妻互敬、家庭和睦、邻里互助、崇尚道德、重视教育、诚信守礼、勤俭节约的家风家教。 |
常态化开展 |
区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区妇联、区教体局、各乡镇街 |
“新时代 新风尚”优秀家庭宣传评比活动: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把家风家教作为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线下线下等不同途径,评选优秀家庭,引导家风加强家风建设,强化婚姻家庭责任感,增强孝老爱亲、夫妻互敬等道德观念。 |
常态化开展 |
区委组织部、区直各单位、各乡镇街 |
||
“新时代 新风尚”优秀案例宣传活动:积极发挥身边人教育作用, 深入宣传道德模范、慈善楷模,推进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 |
2023年11月 |
区文明创建指导中心、区民政局、区妇联、区卫健委,各乡镇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