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药】牙疼真要命!这份科学用药指南请收好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作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牙疼的病因有很多。牙疼一般是由牙髓炎、牙周炎造成的,与细菌感染有关,牙髓炎是由于牙齿感染、牙周感染、血源性感染引起的。牙齿感染包括:龋病、楔形缺损、牙隐裂等;牙周炎是牙菌斑中细菌侵犯牙周组织引起的慢性炎症。下面是小编总结的治疗牙齿疼痛的常用药品。
1. 牙疼用药
1.1 镇痛消炎药物
镇痛消炎类药物主要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这些药物对牙疼症状进行初步缓解,特别是针对那些由于牙龈发炎引起的牙齿痛,它的机理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物质释放来缓解疼痛。
布洛芬:
1. 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用于止痛不得超过 5 天,如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 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3. 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4. 如出现以下症状请马上停药并咨询医师或药师:如皮疹和瘙痒、哮喘加重、胃溃疡、口腔溃疡、黄疸等。
对乙酰氨基酚:
1. 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时,一日最大量不超过 2 g。
2. 用于止痛不得超过 5 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 尽量避免合并使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或其他解热镇痛药的药品,以避免药物过量或导致毒性协同作用。
4. 注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止使用。
1.2 抗厌氧菌药物
抑制和杀灭口腔中的致病厌氧菌是治疗牙齿疼痛的关键步骤之一,常用的抗厌氧菌药物有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但并非所有的牙痛都与厌氧菌感染有关,厌氧菌合并需氧菌感染则需要配合广谱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等)。
甲硝唑:
可抑制酒精代谢,用药期间应戒酒,注意饮酒后可能出现腹痛、呕吐、头痛等症状。
替硝唑:
1. 建议饭后服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2. 患者在治疗期间及后 3 天内禁止饮用饮酒。
3. 服药期间如果出现任何精神症状,请马上停药。
奥硝唑:
服药期间患者会产生嗜睡、头晕、震颤、僵硬、动作不协调、癫痫发作或短暂的意识障碍等反应。注意避免驾车和机器操作等。
1.3 中成药
中成药也是治疗牙疼的有效办法,常用的中成药包括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丸等,若是由于上火所导致的牙疼,使用牛黄解毒丸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也可以服用清热化毒丸以及羚翘解毒丸等去热的药物。
牛黄解毒丸:
1. 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腹痛、腹泻以及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
2. 注意婴幼儿、孕妇及哺乳期禁用。
黄连上清丸:
1. 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咨询医师或药师。
2. 服药 3 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清热化毒丸:
无明确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
羚翘解毒丸:
1. 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咨询医师或药师。
2. 服药两周症状无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2. 如何预防牙疼
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减少口腔内细菌生成,养成正确的口腔清洁方式,正确刷牙,饭后及时用清水漱口,合理使用漱口水。减少进食过冷、高糖、酸性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定期到合格的医疗机构清洁牙齿。
最后是今天的科普小课堂:牙齿疼痛不可怕,口腔清洁最重要,科学防治不可少,随意用药不可取,规范治疗最重要。
政府部门
皖公网安备 34150202000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