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路初中2025年度春学期工作计划执行情况
本学期,我校严格遵循《2025年度学校工作总体规划》及春学期具体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全体教职工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主要计划执行情况总结如下:
一、 德育与学生发展工作
1. 原定目标: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
2. 执行措施与成效:
主题教育活动: 成功举办“学雷锋活动月”等系列主题班会、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参与学生覆盖率达100%。学生思想动态调研显示,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度显著提升。
班主任队伍建设: 组织开展了2次全校班主任工作论坛和4次专题培训(主题涵盖“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家校沟通艺术”),班主任业务能力得到普遍强化。评选出校级“优秀班主任”10名。
校园文化与心理健康:
文化活动: 成功举办了春季田径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涵盖合唱、舞蹈、戏剧等),学生参与热情高涨,累计超过800人次在各类活动中获奖。
心理健康: 学校心理咨询室本学期共接待个体咨询120余人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8场。完成了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筛查。
3. 存在问题与反思:
家校共育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部分线上家长会参与率不高。
学生社团活动的专业性和系统性需进一步提升,部分社团缺乏稳定的指导教师。
二、 教学与教研工作
1. 原定目标: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优化教学评价体系,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 执行措施与成效:
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校级公开课、示范课共计35节,听课评课参与教师超过150人次。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有明显改善。
教学质量监控: 顺利组织了春学期质量检测,并进行了细致的成绩分析与教学反馈。
3. 存在问题与反思:
部分教师在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时略显生硬,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案例不多。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水平不均衡,部分课程缺乏特色和吸引力。
三、 教师队伍建设
1. 原定目标: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2. 执行措施与成效:
师德师风: 组织全体教师签署《师德师风承诺书》,开展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主题师德教育活动,未发生任何重大师德失范事件。
专业发展: 成功实施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项目。
名师引领: 拟成立了首个“校级名师工作室”,辐射引领作用初步显现。
3. 存在问题与反思:
教师队伍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短缺,部分学科(如信息技术、心理健康)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科研能力有待提高,高级别、有影响力的教学成果奖尚未实现突破。
四、 管理与服务工作
1. 原定目标:
提升校园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后勤服务保障,建设平安、和谐、智慧的美丽校园。
2. 执行措施与成效:
校园安全: 每月进行一次校园安全大排查,共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15处。组织了2次(消防、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师生参与率和合格率均达100%。本学期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后勤保障: 完成了对食堂的“明厨亮灶”改造,师生满意度调查显示,餐饮满意度从75%提升至85%。完成了校园网络升级,部分教室实现了千兆到桌面。
3. 存在问题与反思:
部分学校设施施工速度较慢,影响了教学效果。
校园节能减排工作尚有提升空间,师生的节能环保意识需进一步引导。
五、 家校社协同与特色发展
1. 原定目标:
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强化学校特色项目建设,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
2. 执行措施与成效:
家校共育: 成立了新一届校级家长委员会,并召开了2次联席会议。成功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吸引了近500名家长到校参观交流。
特色项目: 我校的“无人机项目”在省级比赛中斩获殊荣。
品牌宣传: 本学期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86篇,多篇报道被市级教育媒体转载,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得到提升。
3. 存在问题与反思: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资源整合能力有待加强,未能充分引入社区优质资源。
特色项目的成果转化和辐射范围有限,需思考如何惠及更多学生。
总结与展望
总体来看,2025年春学期学校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良好,大部分既定目标已顺利完成,并在德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扎实的成效。
展望下一学期,我们将重点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
1. 深化教学改革: 聚焦课堂教学效能的深度提升,推广成熟的教学模式。
2. 强化师资短板: 加大紧缺学科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3. 拓展共育渠道: 创新家校社协同机制,打造育人共同体。
4. 凝练办学特色: 推动特色项目向品牌课程转化,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我们将以本次总结为契机,扬长补短,务实创新,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