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路初中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5-03-06 09:20 信息来源:赤壁路初中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为推进六安市教育的发展,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义务教育,六安市皋城教育集团赤壁路校区于二〇二三年九月日正式开学作为一所新建学校,我校依托皋城教育集团,在区教体局的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蓄力待发,蓬勃向上!

一、建设一流的管理制度

1.我校坚持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质量提升方案,定期召开教学质量专题会议。

2.建立健全教学检查管理制度,每学期开展3次全校规模的教学检查,教研组每月进行本组内常规教学检查。要求相关领导班子分组包干,认真查阅老师们的备课、作业;期中考试之后召开年级组教学阶段性总结会议,总结阶段性经验和不足。同时,召开年级班长和学习委员会,进行问卷调查,全面了解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等情况。每次检查后均及时以教研组或年级组内反馈,总结经验改正不足,并把检查情况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评优、评先和业务考评的依据。

3.加强质量监测,创新监测形式形成以定时作业为特色的质量检测体系用好、用妥每次定时作业。定时作业结果及时通报教研组和班主任,引导教师和班主任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教育方案、教学方案。

二、建设一流的课程管理

1.课程建设要高度重视

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和计划,按照规定开足开齐课程,并因地制宜,结合学习实际,开设综合实践、劳动技术、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未来三个学年内逐步形成有赤壁路特色的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

2.五项管理要严格落实

通过一封信、主题班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加强五项管理的宣传;制定赤壁路校区手机管理制度;保证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座谈会、家长会,了解五项管理落实情况;体育组要加紧制定《赤壁路初中体育训练手册》,期中、期末组织体育测试,并将成绩计入学生总分。

3.校本课程要大力打造

本学年内要形成以学校社团为依托,开设独属赤壁路初中的个性化课程,预期逐步开设戏曲文化、汉文化、诗歌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皖西皋陶文化、淠河文化等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在立足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拓宽国际视野,逐步形成以“英语学科”为基础,引进更多外语文化,争取在我校形成以“日语”、“法语”、“韩语”等为特色的国际化语言学习校本课程。

4.素质活动要积极开展

每天坚持开展大课间跑操活动增加班级荣誉感和凝聚力。坚持跑操打分制,量化这一具有我校特色的大课间活动;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和国旗下演讲;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文明仪表督查;每周进行学校卫生区和班级卫生打分;将“一日常规”、“跑操”、“文明礼仪督导”、“卫生打分”纳入每周的文明班级评选中来,借助国旗下的讲话,每周表扬“文明班级”,授予流动红旗。每年举办一次汉语文化节和秋季运动会。

5.德育品牌要倾力打造

中国红、六安红、裕安红、赤壁红,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爱;举行2023年七年级新生入学教育和集体宣誓,在新生心里播撒德育种子;通过主题班会卫生评比、升旗仪式、文明仪表督查等形式,加强德育教育;成立赤壁路初中志愿服务队每天早上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孩子们志愿整理学校自行车停放处,教育孩子们“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乐当志愿者”;创新建立了“五育星币超市”,通过年级组、班主任、授课老师奖励“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的学生们“五育星币”,让他们快乐德育,开心德育!

三、建设一流的备课管理

1.建立健全教学检查管理制度,每学期开展3次教学检查,要求所有老师提前备课一周,做到内容完整、环节齐全、方法科学。

2.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每周六与皋城教育集团其它校区一起开展集体备课。以皋城教育集团为平台,与“梅山北路校区”、“光明路校区”、“解放路校区”四校联动各教研组全部共通,实现全集团范围内的资源共享。

四、建设一流的课堂管理

1.建立健全课堂管理制度。以皋城教育集团课堂管理制度引领,结合校区实际,逐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得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有规可循,有章可依。

2.加强考勤管理。做到一天四签到、一周一汇总、一月一通报;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每学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积极听取学生的信息反馈;安排专人巡课考勤,将学生考勤、考勤员考勤与领导考勤三结合,坚决杜绝迟到、早退、无教案上课等不良现象。

五、建设一流的课外管理

1.建立健全教学检查管理制度,逐步制定《赤壁路初中教学检查管理办法》《赤壁路初中作业量化评估细则》,提倡坚持双减精细作业”,要求老师精选作业,严格控制作业量。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引导老师因生制宜,分层次布置作业,让优生吃好,让后进生吃饱。

2.以教研组组为单位,积极与其它校区开展集体备课要求集团内所有教研组做到四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设计,统一作业布置,统一教学评价。同时,结合政策要求和学生实际,不断优化作业设计,提倡教师布置实践类、创新类等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坚决杜绝重复类、机械类等费时低效的作业,不断提高作业效率。

3.做好课后服务,培养个性特长。本学年内要形成以学校社团为依托,开设独属赤壁路初中的个性化课程,预期逐步开设戏曲文化、汉文化、诗歌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皖西皋陶文化、淠河文化等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在立足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拓宽国际视野。

4.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引领作用,做到家校一体,合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