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裕安区教体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2025-07-21 08:16 来源:裕安区教育体育局 文字大小:[ ]背景色:       

为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切实做好教体系统安全工作, 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目标管理责任制,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经研究决定,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每月安全检查,全面排查校园安全隐患,督促各学校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有效预防和遏制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营造安全、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

二、工作范围

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学科类和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 (以下简称学校)。

三、工作内容

排查、整治各类学校安全隐患。详见:《校园安全检查关键环节》。

四、工作方式

1. 学校自查: 学校是安全责任主体,也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主体。各校要建立健全安全自查制度,每月至少开展一次 全面自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并建立隐患台账。各校(区幼教中心和各乡镇中心学校汇总上报)于每月26 日前将当月安全隐患台账报送至教体局安全中心。

2. 区级巡查:按照《裕安区教体系统安全生产巡查制度》、《关于建立进校园必查食品安全工作机制的通知》,区教体局包保领导每月到包片辖区内的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等开展一次安全巡查,具体时间自行确定。安全巡查每月对部分学校进行随机抽查,深入了解学校安全工作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下达整改通知书,跟踪整改落实情况。检查结果于每月26日前将当月安全隐患台账报送至教体局安全中心。

3.责任督学入校督查: 区教体局责任督学入校开展工作时必查校园安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排查和整治校园安全隐患。 各责任督学于每月26日前将当月入校检查的隐患台账报送至区教体局督导办。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区教体局领导班子、股室人员、 责任督学扎实开展工作,严格按"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定期到校查找安全隐患。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建立安全工作机制对学校安全形势的重要意义,要深入查找、密切配合、形成合 力,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突出重点,严格巡查。 区教体局将结合各学校实际情 况,突出阶段性工作重点,对易发生事故的重点时段、重点场所、 重点部位、关键环节会重点督查,做到横到边、纵到底,排查不 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建立重大隐患限期督办、跟踪治理和逐 项整改销号制度。对因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而引发事故的学校 和单位负责人,严肃追究责任。

(三)严格职守,强化防范。 各校要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值班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要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一旦发生险情或事故,要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抢险和妥善处置,并按程序、时限如实上报。

校园安全检查关键环节

一、重点场所安全防范制度建立运行情况

1.学校(幼儿园)是否建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校园安全 检查制度。

2.安全保卫制度是否健全,包括值班制度、保安员岗位制度。 

3.是否建立安全防范应急处置预案。

4.是否联系属地公安部门开展重点人群摸排。重点人群:扬言  以危险方式报复社会的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刑满释放人员, 社区矫正对象;反复信访申诉、情绪激烈、缠访闹访、滋事扰序、 扬言自杀等有现实危害的高风险信访人员;生活失意、心理失衡、 行为失常及性格偏执人员。要做到一周一排查上报、重大安全隐  患要即查即报。

5.学校是否根据《学生欺凌防范处置工作指引》、《中小学校  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十项要求”》精神细化学生 欺凌防治各项制度: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学校学生欺凌防治岗位 工作职责、公布防欺凌电话、信箱和邮箱(校长、法制副校长)、 每班每学期至少2次主题班会、学校每学期要面向全体教职员和家 长工开展培训学习,建立台账关心关爱留守、困难、单亲等困境儿童,对校园楼道、天台、储物间、厕所、废弃房屋等隐蔽场所加强巡查 。

二、重点场所“人防”落实情况

1.安保力量是否配备到位,人员是否符合标准。

2.是否落实门卫值班、值守,出入登记等制度。

3.是否落实“护校巡逻”制度;寄宿制学校是否落实值班人 员24小时值守,重点加强夜间巡逻;配齐配强宿舍管理员,明 确工作职责,定期开展培训,加强夜间防火巡查。

4.学校护学岗制度是否落实到位。有没有联系属地公安部门建 立由公安、学校领导和值班教师、家长等组成的护学岗制度。

三、重点场所“物防”落实情况

1.安防、消防设备是否达到配备标准。

安防:是否落实校园安防四个100%,是否配备“八大件”防 卫器械,保安员是否佩证并携带钢叉、警棍等八大件装备上岗。

消防:教室、宿舍、食堂、实验室等重点场所消防栓是否有 水或者是否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是否在宿 舍、食堂、教室等重点场所开展火灾逃生应急演练,是否违规使 用电器,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是否规范,充电设施是否有自动断 电功能。

2.是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设备损耗补充是否及时。

3.校园门口是否按要求设置隔离栏、隔离墩、减速带、升降柱、 拒马式护栏等硬质防冲撞设施。

四、重点场所“技防”落实情况

1.视频监控是否达到全覆盖,保存时间是否不少于30天、重 点部位不少于90天。

2.是否按要求安装一键报警和防入侵装置,使用是否正常。

3.教室、宿舍、食堂、实验室等重点部位烟雾报警设施是否 配备到位并能有效运行。

五、校园餐检查关键环节

1.是否畅通“你呼我应”投诉渠道:是否在学校门口、食堂

门口张贴校长和分管校长的姓名、职务、电话、电子邮箱等公示 信息;是否在食堂门口设置校长信箱,定期收集意见建议;是否 建立校园食品安全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有没有按专项整治要求 建立群众诉求台账。

2.校长是否定期在食堂召开食品安全专题会议,并有发现、 研究、解决问题的记录(专项整治期间每半个月一次);有没有 按专项整治要求建立问题排查和整改台账。

3.公示栏:是否公示学校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堂从业人员健 康证、食品安全相关部门检查记录(含各级检查、学校自查)。

4.食堂经营:非营养餐学校是否规范履行招投标手续并与承 包方签订合同,明确食品安全方面权利和义务,是否有准入评价 与退出机制。具备条件的中小学食堂原则上采用自营方式供餐, 不得引入社会力量承包和委托经营。

5.食材采购:食材是否公开招标或定点采购,生鲜食材是否 实现一 日一供,与供货商是否签订供货合同,是否收集供货商身 份证、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许可证等资质信息, 是否有评价与退出机制。

6.建立校园食堂食品负面清单,不得制售深加工和高盐高油 高糖食品;禁止采购、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学 校是否严格按照要求使用食品添加剂。

7.进货查验:是否建立“双人或多人联检”查验制度,是否 有验货记录,是否索取订货单、蔬菜农残检测合格证明、肉质品 检疫和检验合格证;大米要具备查验镉、黄曲霉素等指标检验报 告;食用油是否为非转基因一级压榨菜籽油或豆油,酱油、醋等 是否为酿造产品。

8.原料贮存:场所是否做到通风遮光防潮,货物是否分区分

架且离隔墙离地10CM 以上存放。

9.加工制作:食材是否严格按照先洗后切、及时烹饪、烧熟 煮透;烹饪间需配备适当数量的灭火器或灭火毯。

10.陪餐:是否严格规范执行陪餐制度,确保每餐均有学校 负责人陪餐且详细记录,及时发现解决食品安全相关问题。

11.食品留样:留样柜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并有温显设备,是 否全品种全餐次规范留样,留样记录要有食品名称、餐次、克数、 留样时间和留样人。

12.三防:是否按要求规范配备“三防”设施,并能够有效 发挥作用。落实防鼠八项措施,做到一 日两查;食堂纱窗、防蝇 帘要加装到位,要配备数量适宜的粘捕式灭蝇灯,悬挂位置符合 要求,灭蝇灯内粘蝇纸按要求定期更换。

13.保持食堂卫生整洁:地面无积水、物品归类放置并色标 管理、天花板无霉斑、蛛网,墙裙及柜架清洁无污迹灰尘。

14.膳食经费管理:师生伙食费应缴入学校指定账户,经学 校审核合格后根据合同约定拨付款项。严禁克扣、截留、挤占和 挪用膳食经费;严禁设立“小金库”,在食堂经费中列支学校公 共开支或教职工奖金福利、津补贴、招待费及其他非食堂经营服 务支出等费用。

15. 加强学习:认真学习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校园食品安 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指引》。《中小学校长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应知应 会20条》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纵深推进专项整治迅速开展校 园餐饮管理监督关键环节自查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熟悉有 关政策要求。

六、防溺水工作检查关键环节

1.学校要建立学生包保责任清单。建立校领导、班主任和学 科老师结对包保制度,并定期对包保责任人履职情况进行督查。 包保责任人按规定落实教育、提醒、监护等工作。

2.学校以班级为单位,严格落实“1530”教育提醒制度,强 化防溺水安全教育。

3.全面摸清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单亲家庭等特殊情况 学生,对班内男生、农村学生、留守儿童和家中无人照管学生, 要重点予以包保,增加教育提醒频次.

七、交通及校车安全检查关键环节

1.检查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主要检查校车服务提供者、 学校是否建立了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是否成立校 车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是否制定校车安全应急工作预案:学校和 校车服务提供者是否按要求签订了校车安全管理责任书,明确双 方权责。学校是否按要求全面摸清校车运营企业、校车(包括品 牌、型号、荷载人数)、校车驾驶人、随车照管人员、行车线路、 乘车学生人数;是否建立“一车一档台账,内容包括:乘坐学生花 名册、行驶路线、车辆年检、保险维护记录、驾驶员资质等。

2.检查安全教育落实情况。主要检查学校是否按要求开设安 全教育课程,学校是否落实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和交通事故应急逃 生演练;是否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访、致家长一封信形 式,向家长宣传交通安全常识,提醒督促家长不让孩子乘坐拼装 车、报废车、农用车及其他不符合安全运行技术条件机动车;校 车服务提供者是否建立驾驶人、随车照管人员定期培训制度落实 培训、安全教育等。

3.校车安全日常监管情况。学校对乘坐校车上下学的学生是

否建立台账;是否与校车服务提供者、学生监护人落实乘车学生 上下车交接管理;经许可的校车是否保持安全良好的运行状态: 校车服务提供者是否按要求对校车进行年检(半年一次)保养和 维修,校车驾驶人是否取得驾驶资格并保持良好工作状态:校车 行驶线路、行驶速度、运营时间、乘车学生人数等是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