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规划】裕安区生态环境分局关于2024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暨2025年工作谋划的报告

2025-01-22 16:51 来源:裕安区生态环境分局 文字大小:[ ]背景色:       

    2024裕安PM2.5平均浓度34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第3,空气优良天数比例83.5%3个国考断面和3个省考断面水质均达到考核目标,水质优良比例100%。土壤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坚持绿色赶超发展的目标更加坚定。

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色更加清晰

截至目前,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61个,网上备案登记项目195个。配合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专班引进项目21个,涉及项目总投资94.82亿元。11月成功出让政府储备排污权,实现我市排污权交易0的突破对全区43家重点排污企业开展省级环境信用评价,评价结果均为良好以上等级。加大环保宣传力度,累计发放折页1万余份,纪念品2000余个。新增1个省级生态环境教育基地。

二、全面排查、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更加有力

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12个重点领域和3个“小切口”领域开展问题排查。累计排查34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0个。市整改办全年交办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任务共104件,其中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18件、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59件、市“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一期、二期、三期)27件,93件交办问题全部按期完成整改销号。

三、多措并举、空气环境质量更加稳固

全区282蒸吨以下生物质锅炉淘汰工作按期推进。开展监测非道路移动机械110台、柴油货车120台,淘汰国三以下柴油货车67辆。组织编制“一企一策”方案16份。33家企业实施原辅材料源头替代。修订应急预案,更新应急减排清单635个。通过“人防+技防”织密秸秆禁烧管控网。加强群众“家门口”生态环境问题投诉办理,共处理工业噪声投诉89件、建筑施工噪声投诉958件、交通噪声投诉87件、社会生活噪声投诉2177件。

四、疏堵结合、水污染防治更加有效

对全区33个入河排污口,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了2次督察,同步开展水质监测达标率100%。现场交办护栏破损、畜禽散养等问题12件,全部立行立改。排查20吨以上集中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43个,排查梳理问题30个,已完成整改28个。完成了18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网及重点单位接管情况排查,制定了“一厂一策”方案,计划在固镇镇开展试点。

五、依托项目、农村环境整治更见成效

精准谋划2024年度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总投资2622万元,完成了7个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11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和16个黑臭水体治理任务。8条国家级黑臭水体治理试点任务提前完成。开展了兆信炉料地块污染状况详调、风险评估等工作。联动监管268“一住二公”地块土壤状况。

六、协同配合,环境监测执法更趋高效

累计排查9“散乱污”企业,均已取缔关闭,完成整改。对10家涉危险废物企业、48家核与技术利用单位开展排查,其中23家存在问题,已完成整改。截至目前,办理不予处罚案件3件,免处罚金额18.88万元。立案处19件,罚款88.7855万元1-11月共受理上级转办及各类网站环境信访件816件,案件答复率100%,结案率100%,群众满意度在98%以上。坚持每月1次降尘监测和资圣寺水质生态监测。

三、2025年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工作合力,推动环境质量创优。积极推动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创AB”。严格执行扬尘防控“六个百分百”,科学划定秸秆禁烧区域,持续开展餐饮油烟和道路扬尘排查整治,落实好重型柴油货车禁行、黄标车限行措施。组织实施空气环境质量精细化管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定期更新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和应急减排清单,实行“一张表”管理,利用科技手段找准问题,开展精准管控。

二是突出重点区域,探索系统治理方案。加强区域水环境管理,确保国考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做好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巡查督察及水质监测工作。建立主要河流沿线排口台账,结合河长制工作加强巡查、管控,对有问题的入河排污口开展溯源整治。持续推进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问题整改,针对需要采取工程措施的,积极申报筹措资金,序时推进整改。继续探索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系统化管理,指导固镇开展试点工作。

三是科学谋划项目,推进农村环境整治。谋划了752025年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主要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项目”,总投资额约6700万元。申报中央水污染资金项目用于流域水源保护和管网雨污分流改造。争取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项目用于农村管网建设。继续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完成兆信炉料地块污染状况详调风险评估及修复方案编制。

四是落实边查边改,严防问题反弹回潮。常态化推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12个领域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按照整改方案推进排查问题整改并及时申请验收销号。推进本轮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按照序时进度整改销号。适时组织工作开展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回头看”,开展各类专项执法,重拳打击违法排污、自动监测数据超标等环境违法行为。做好同类问题“举一反三”,做到解决一个问题,整治一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