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裕安区中小学美育工作自评结果

2025-01-16 10:39 来源:裕安区教体局 文字大小:[ ]背景色:       

一、艺术课程。全区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要求,开足、开齐美育课程及课时,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到系统的美育教育。要求艺术老师上好艺术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把美育工作渗透到各项各科的教学工作中。同时,鼓励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合作开设美育课程。其中,崔仲琼名师工作室,成为全区一线美术教师学习、合作、交流平台,带领全区美术老师成长进步。

二、艺术活动。 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展演机制,每年举办一次区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各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艺术展演或艺术专项展示。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如校园文化节、文艺展演、书画比赛、庆“六一”文艺演出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部分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方式,如雷锋路小学的陶埏艺术实践工作坊项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感受艺术的魅力。在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省级奖项6个,其中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

三、艺术教师。目前,区教体局共配备了1名专职音乐教研员、1名兼职音乐教研员、1名兼职美术教研员,各级各类学校共有203名专职音乐教师、142名兼职音乐教师、188名专职美术教师、144名兼职美术教师。各学校均配备了音、体、美功能教室。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邀请艺术界的专家和学者来校进行讲座和研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美育教学工作。

四、条件保障。加大经费投入,积极建设满足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需求的场地设施、专用教室,配备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功能教室和设施设备,添置、购买、更换、维修各项设施设备。将学校美育纳入学校综合督导评估、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体系,作为教育督导的重点内容,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

五、特色发展。打造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基地8个,建设九中庐剧、雷锋路小学竹编、齐云路小学茶文化、城北小学大别山民歌等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美育课程10余种。

六、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组织开展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加大对美育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吸引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投身美育教育事业,加强对农村学校和小规模学校美育工作的指导和支持,通过送教下乡、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等方式,促进区域内美育工作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