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政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

发布时间:2021-04-07 10:51 信息来源:裕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裕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政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

我局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开展政务公开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局机关自身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突破口和载体,不断加强领导,规范运作,强化监督,政务公开的常态长效机制基本确立,增进了信息和资源共享,树立了我局在群众中的威信,促进了全局信息建设、群众满意,军民共建,和谐氛围。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突出重点,分清主次领导主抓是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前提

我们在抓政务公开伊始,有些同志,思想上想不通,认为抓政务公开就是对干部不信任,觉得没有必要搞这项工作,工作缺乏积极性和自觉性。针对这种思想苗头,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重点在统一认识上下功夫。通过大会动员、广泛宣传、集中培训、外出考察等方式和手段,使全局上下对政务公开工作有了统一认识:政务公开是解决当前各种错综复杂矛盾的需要,是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的需要,是践行“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需要。认识的深化带来了行动的自觉,全局开展政务公开的热情空前高涨,政务公开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明显增强。

、抓住时间结点,及时公开是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关键

为确保政务公开收到实效,让群众高兴满意,工作中我们本着“什么事重要,就公开什么;什么事群众关心,就公开什么”的原则,有重点地进行公开。一是突出公共服务职能,围绕发展第一要务深化政务公开。涉及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决算等重要内容和事。二是突出以人为本,围绕维护退役军人和转业军人切身利益深化政务公开。充分了解他们要求,听取他们意见,把他们最现实、最关注、最需要了解的事项和他们要表达意愿、了解信息、反馈意见的渠道公开,直接听取和吸纳他们意见,体现民愿,集中民智,使更多的转业和退役军人关心政务活动、关注社会发展。如在转业军人安置、离退休军人优抚定补等工作中,先后多次召开座谈会,充分吸纳他们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他们的意愿。成立以来工作受到他们高度肯定,满意度明显提高。三是突出施政行为法定化,围绕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深化政务公开。坚持做到“两个结合”:首先,与反腐治本相结合。突出对行政机关权力运行过程的公开,将政务公开寓于行政审批、财政管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之中,寓于转业军人安置、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技能培训、优抚等工作中,将领导干部的工作情况、单位财务收支等情况公开,接受群众监督,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构筑载体、完善形式是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环节

为保证政务公开效果,我们因地制宜地抓好载体建设,以最简捷的方式让广大退役军人和军转干部了解政务公开的内容,更好地服务、方便,接受群众监督。一是在会议上公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重大事项都通过召开班子成员和全体人员会议进行公开。二是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政务公开专栏,把重点政务及时向社会公开。对他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领导分工,局机关分管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人通过媒体向广大群众做出承诺、说明和答复。三是以公开栏形式进行公开。在比较醒目的位置设立了固定或移动的政务公开栏,方便群众了解情况,查阅信息。四是建立行政服务大厅。设立法律援助、政策咨询、帮扶援助、党员衔接等窗口,方便群众和转业退役军人咨询。

四、强化监督、严格考核是形成政务公开长效机制的保障

一是设立监督电话、投诉箱,聘请监督员收集群众意见,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让公开工作接受群众评判。二是建立测评制度,定期组织部分企业法人代表、转业干部、转业士官代表、对局中心办公室、各股、室进行测评,对政务公抓的不好的,进行定期整改。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抓政务公开工作绝不能孤立进行,必须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必须与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相结合,必须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相结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真正公开,随时公开,按人民群众意愿和要求公开,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理解和支持。同时,在实践中我们也深深认识到,政务公开工作需要不断总结和完善。我们要虚心学习兄弟区市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我局的政务公开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裕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景汉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