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级政策解读】关于《平桥乡无物业管理小区托管方案》的解读
一、起草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老旧小区、无物业小区管理难题日益突出。平桥乡部分住宅小区因规模小、基础设施薄弱、居民缴费意识不足等原因,长期处于无专业化物业管理状态,导致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护、安全管理等方面问题频发,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治理水平。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改善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平桥乡积极探索无物业小区管理新路径,制定本托管方案,推动小区管理从“无人管”向“专业管”过渡。
二、起草依据
根据《安徽省物业管理条例》、《裕安区关于加强无物业小区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经充分调研于2025年2月24日牵头起草了《方案》,2月24日—3月24日向各村居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建议,未收到异议,2025年3月25日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后发布执行。
四、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一)制定意义
1、民生意义:破解无物业小区管理困境,提升居民幸福感。
2、治理意义: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小区治理新模式。
3、经济意义:通过政府奖补撬动市场资源,降低居民负担。
(二)总体考虑
1、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不同小区特点分类施策(如“打捆托管”“居民自管”)。
2、注重可持续性:设置5年过渡期,推动逐步市场化。
3、强化责任闭环:建立“考核-奖补-监督”全流程管理机制。
五、工作目标
|
维度 |
具体目标 |
|
覆盖目标 |
2025年底前实现无物业小区托管全覆盖,物业费收缴率达60%以上。 |
|
治理目标 |
100%小区建立“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协同机制,居民满意度达85%以上。 |
|
长效目标 |
5年内培育3-5家本土优质物业企业,形成可复制的“平桥模式”。 |
六、主要内容
(一)托管模式创新
1、打捆招标:对小型相邻小区合并招标,降低管理成本。
2、分类施策:开放小区推行“居民自治+公益服务”,改造小区实行“物业提前介入”。
(二)资金保障机制
1、按 2.4元/㎡/年 标准奖补,实行“月度考核+季度支付”,未达标扣减奖补。
2、设立专项资金监管账户,确保专款专用。
(三)监督考核体系
1、双重考核:参照二类物业标准月度检查,按区级办法季度评估。
2、动态退出:连续3次考核不合格的物业企业终止合同。
(四)居民参与路径
1、托管前需经业主大会表决,缴费情况纳入改造开工条件。
2、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结果与物业企业续约挂钩。
七、创新举措
总结阶段对各单位、个人进行考核,根据指标赏罚分明,大大提高干部们的工作积极性。
八、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乡将按照工作机制,进一步抓好每项重点工作,确保攻坚阶段按时按质完成任务。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对攻坚难题定期研判,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推动形成长效机制。
政策咨询机关:平桥乡文明创建和社区管理服务中心
解读人:黄桂林 联系电话:0564-5120623
政府部门
皖公网安备 34150202000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