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发展规划】裕安区城南镇”十四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2-03-09 15:53 信息来源:裕安区城南镇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十四五”时期是我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国共产党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分析我镇发展形势,就制定城南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城南建设新征程

(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党的建设推深做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创造性地推行群众“板凳会”,通过800余场板凳会,积累做好群众工作的宝贵经验。经济发展壮大增强。农业大力发展关王庙草莓、渡槽葡萄,周湾、桃湾扶贫种养殖基地等,农民收入逐年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不断增加。截止2020年底,我镇村级集体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1个,20万以上的村6个,10万以上的村2个。工业经济方面,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引入中科曙光、标识产业园、正阳航空应急救援基地等一批高科技新兴产业进驻。2020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家,规模工业总产值11.8亿元,财政收入7266万元,相比十三五初期增长149%,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同时,镇内皖西大市场、周谷堆农贸市场、汽车4S店等专业市场不断壮大。脱贫攻坚胜利告捷。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关键指标,五年来,全镇实现了2062户4910人的全面脱贫,做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清零”,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打造南河大道“未成年人建设”示范街区,周谷堆、南河大道等流动摊点实行集中管理,将全镇划分为52个网格进行网格化管理;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和垃圾清运制度,城乡居民获得感、满意度逐渐提升。社会事业成效显著。医疗保险参保达100%。就业脱贫实现百分之百帮扶;全镇低保户586户1066人,特困供养户209人,政策全部落实到位,优化教育结构,提升教育质量,成立社会志愿者队伍,完善全镇1个镇级、14个村(居、社区)级文化中心配套设施。

(二)加快进入建设美好城南的新发展阶段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变,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我镇在发展中也还存着不少突出的问题,如:一是稳增长制约因素较多,实体经济面临不少困难;二是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三是群众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多样,社会治理还有薄弱环节,维护稳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四是生态环境改善任务艰巨,部分行业、区域环境问题依然突出;五是少数党员干部理念不够新、工作标准不够高、担当意识不够强,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和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带来的新方位新机遇,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办好城南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二、“十四五”时期城南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我镇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以“绿色城南”为引领,主动融入合六叶绿色经济走廊和淠淮生态经济带,向北融入主城区,实现互联互通,提升城市能级;向南充分借力高新园区,实现产城融合,科学布局智能制造、智慧城市、5G+融合应用等新业态;向西依托商景高速、西线大道交通枢纽和西海旅游风景区,做好农旅融合发展;向东对接六安高铁新区和南山新区,促进商贸服务业协同发展。同时,全面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巩固社会治理、文明创建成果。具体要做的是:

(一)经济发展高质量

工业转型升级。紧盯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延伸已具规模的羽绒生产加工、食品冷冻加工产业链,充分借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推动产城融合,全面参与合六叶工业走廊、淠淮生态经济带建设;引入培育5G+”融合应用产业,构筑承接长三角、合肥经济发展辐射的重要承载地。产业提质增效。紧靠四大绿色发展平台,培育“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围绕15分钟城市生活圈,发展后备箱经济;着力打造“裕安区乡村振兴城南草莓示范基地”、湾区村周末假日休闲基地;依托商景高速交通枢纽和西海旅游风景区,做大做强农旅融合、康养度假等产业。打造生态经济。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继续贯彻“河长制”“林长制”,推进境内淠河生态经济带水系和生态廊道建设,打造生态水廊屏障和城市绿心;推进建筑工地扬尘整治,强化建筑能效提升,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路径,实现政府和大型商业设施高效节能,倡导全民节约理念,合理布局城市公园绿地。

(二)城市发展高能级

推动能级提升。与中心城区、高铁新区、南山新区、高新区深度融合,打造商景高速、西线大道交通枢纽和西海旅游风景区农旅融合发展片区,全面提升市政设施、市容秩序、数字化城市、网络服务平台、安全生产等功能。完善配套设施。打造建设集购物、文化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完成G312至窑岗嘴沿河道路、将军路(赤壁路)南延工程,完成西海片区路网(含裕南路西延)、南河大道、学府路、华山大道等道路西延建设,打通“断头路”;依托城南中学、裕安中学、中心小学以及职教中心,吸引优质教育资源,使得教育布局更加科学合理;继续推进集镇雨污管网升级改造,注重地下承载能力和容量提升,让“汛期看海”不再发生。统筹完成中河路、桥头公园生态停车场建设,缓解易堵车、难停车。释放改革动能。贯彻“中国制造2025”战略,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营造“四最”营商环境,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与实体大厅融合发展;加大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探索建立人才选拔、培养、成长机制;以云计算中心为支点,大力发展数据经济。

(三)社会治理高效率

强化服务职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走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强化服务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科学管理,提高决策水平,探索建立一批好使管用的工作制度。积极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抓好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党政班子信访接待日作用,拓宽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渠道,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和集中打击“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持续抓好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创新治理方式。继续推深做实“板凳会”,完善社会治理防控体系,完善网格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公共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推进智慧乡镇建设,打造城乡建设管理数字平台;完善文明创建制度,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阵地建设,持续开展“城南好人”评选,发挥城管、交警等职能部门和社区、物业等作用,强力推进街巷长制。

(四)民生福祉高保障

巩固脱贫攻坚。加强返贫监测,完善预警机制,针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运用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系统,动态监测;拓宽就业门路,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将乡村振兴顶层设计与精准扶贫微观政策结合起来;完善农村医疗兜底保障机制,完善大病救助政策,防止因病、因残、因老而返贫。办好民生实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就业服务中心站建设,加强就业信息收集发布;深入开展困难群众帮扶,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机制,突出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安全隐患治理。发展社会事业。完成凤凰河、新桥2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加快李仓小学投入使用,再谋划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优化教育布局;加快区中医院、综合医院的落地建设,优化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布点,加强卫生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抓好分级诊疗、医共体建设等工作。

(五)党的建设高标准

突出政治建设。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领会把握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抓好问题整改,确保取得实效,引导党员干部做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的表率。加强队伍建设。强化选人用人的正导向、能者有位的正激励、公平公正的正能量,加强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培养选拔,提升干部的专业化能力水平,严格落实抓党建的主体责任要求,强化监督责任,进一步严格绩效考核制度,强化考核措施,促进工作作风转变。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进一步做好党员管理和组织发展工作,做好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实现城南镇“十四五”规划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光明。全镇上下要更加紧密在镇党委领导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同心同德、顽强奋斗,书写扎实践行“两个坚持”的新篇章,展示奋力实现“两个更大”的新成果,绘就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城南新蓝图,夺取城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更大胜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