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超全!2025强基计划常见问题一起看(附39所高校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5-04-27 16:16 信息来源:裕安区苏埠镇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39所高校已陆续发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备受关注的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正式拉开帷幕。强基计划旨在建立健全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哪些考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今年强基计划报考流程是怎样的?报考强基计划,还能填报其他志愿吗?一起了解——


01
什么是强基计划?

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

02
强基计划选拔什么样的人才?

强基计划指导思想和原则是服务国家战略,招收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03
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范围有哪些?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高校会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并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04
2025年强基计划试点院校
及招生简章

目前全国有39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招生,具体试点高校名单如下(点击学校名称可查看2025年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及报名时间汇总

学校名称 报名时间
北京大学
4月23日—5月10日
中国人民大学
4月17日—5月10日
清华大学
4月23日—5月10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月21日—5月9日
北京理工大学
4月18日—5月10日
中国农业大学
4月20日—5月10日
北京师范大学
4月18日—4月30日
天津大学
4月19日—5月10日
大连理工大学
4月19日—5月10日
东北大学
4月17日—5月10日
华东师范大学
4月18日—5月7日
山东大学
4月21日—5月10日 
中国海洋大学
4月21日—5月10日
武汉大学
4月18日—5月7日
华中科技大学
4月21日—5月10日
湖南大学
截至5月10日
中南大学
4月19日—5月10日
华南理工大学
4月19日—5月10日
四川大学
4月21日—5月8日
重庆大学
4月18日—5月11日 
电子科技大学
4月21日—5月10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4月20日—5月10日
兰州大学
4月18日—5月10日
西北工业大学
4月21日—5月10日
中山大学
4月21日—5月10日
东南大学
4月21日—5月10日
南开大学
4月20日—5月10日
国防科技大学
4月19日—4月30日
中央民族大学
4月22日—5月8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
4月21日—5月10日
复旦大学
4月21日—5月10日
南京大学
4月23日—5月10日
浙江大学
4月22日—5月10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月22日—5月10日
西安交通大学
4月21日—5月10日
上海交通大学
4月22日—5月10日
厦门大学
4月21日—5月10日
同济大学
4月22日—5月10日
吉林大学
4月24日—5月10日


05
强基计划报考流程

4月至5月,简章公布,网上报名。

6月,考生参加统一高考。

高考后、7月4日前,各省(区、市)提供高考成绩;高校确定考核名单并组织考核。

7月5日前,高校折算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日程安排如有变动,请以高校公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06
强基计划的录取方式
是怎样的?

强基计划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这里提到了两种模式:

一是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二是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校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07
报考强基计划,
还能填报其他志愿吗?

可以,强基计划与其他高考志愿并不冲突。如果考生被高校强基计划录取,则无法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如果考生强基计划志愿未被录取,不影响后续各批次的录取。

08
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后,
高校如何培养?

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采取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推进科教协同育人,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