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工作计划】裕安区供销社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5-08-29 16:04 信息来源:裕安区供销社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2025年上半年,裕安区供销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紧扣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抓实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提升为农服务效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裕安贡献供销力量。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党的建设得到不断强化。一是严格执行 “第一议题” 制度,制定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计划,增强领导班子的向心力与战斗力。二是不断深化政治理论转化与应用,主动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转化为服务“三农”的实践成果。三是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共开展“第一议题”学习7次,理论中心组学习3次,开展集体学习及举办读书班共7次,专题研讨4次,党组书记上专题党课 1 次,集中学习典型案例通报5次,观看警示教育片 2 次,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深入开展问题查摆,党组层面共查摆问题14个,班子成员共查摆问题24个,纳入集中整治台账4个问题、制定措施9条,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得到明显转变。四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专题研究部署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以及意识形态工作,印发《党建工作要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意识形态工作要点》,不折不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同时加强对系统内意识形态阵地的规范管理。

(二)供销业务得到稳步开展。截至6月底,全系统实现销售收入175345.81万元,营业总收入90318万元,主要经济指标均已实现预期目标。截至2025年6月底,全区“832平台”已有96家企业成功入驻,上线产品298个,上半年销售额达705万元,累计销售8954万元,位列全省第5位。

(三)为农服务得到不断提升。一是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通过广泛征集服务意向、发布遴选服务主体的公告,确定裕安区徐集供销社、安徽中农国昌现代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家企业为2025年中央财政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主体。截至6月底,2家主体已完成服务面积1.2万余亩。二是完善农资保供机制,确保农资商品质优价稳。区社及时召开全区系统农资保供专班会议,根据人事变动及时对保供专班人员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成员职责。与六安裕安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裕安区区级农资储备承储协议》,明确储备时间、地点、品种、数量等要求。三是深化为企服务,助企向外拓展。1月17日至23日,组织安徽绿珍薯业有限公司等6家区内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参加第二届安徽供销年货大集,大集期间计销售裕安优质农副产品20余万元。5月16至19日,区社参加2025第十七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组建裕安区六安瓜片专馆,举办“皖美徽茶”六安瓜片专场推介会,组织百家冲、齐头山等多个品牌(系列)六安瓜片参加2025年第二届安徽斗茶会。会展期间实现线上线下销售近90万元,签订意向订单362万元。安徽省谷雨香茶业销售有限公司选送的“百家冲”牌六安瓜片茶样,获2025年第二届安徽斗茶会“片形绿茶”类金奖。

(四)社有资产管理不断规范。一是扎实开展摸底核查。组建由财务、资产、业务骨干组成的 2 个专项核查小组,对全区基层社、社属企业开展资产清查,通过实地丈量、账实核对等方式,累计核查土地 189.2亩、房屋建筑 37815平方米,更新完善资产台账信息 32 条。二是科学制定操作指引。立足清查成果,组织法律顾问、行业专家等力量,研究出台《裕安区社有资产监督管理操作指引》,明确资产类型、使用、处置、收益分配等 13 项核心管理制度。针对资产租赁环节,采用公开竞价、市场比较、集体谈判等方式,推动 29 处闲置资产实现市场化运营。三是强化资产监督管理。对我社系统46处资产建立资产信息管理台账,实时更新资产状态、使用情况,实现动态监管。

(五)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向好。一是结合系统实际,更新完善本系统《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工作方案》和《机关人员包联基层社及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一览表》,并与系统内基层社、企业签订 202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安全责任。二是深化隐患排查整治。今年以来对系统内3家社属企业、8个基层社、35个供销分站开展隐患排查整治。组织各类安全排查整治8次,排查出自建房隐患和消防隐患12处,投入整改专项经费11万元,对排查出的隐患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三是加大宣传教育。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4次,开展全员安全生产培训1次,结合“安全生产月”主题开展消防应急演练1 场,累计组织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2 次,悬挂宣传横幅26条,发放安全宣传单页300 余份。

(六)重点工作扎实开展。一是落实信访责任,认真做好信访矛盾排查与化解,妥善处理企业改制等历史遗留问题。上半年处置皖西大厦、工业品公司、新安供销社等企业退休职工信访事项13件,市长热线23件。二是打好防汛主动仗,领导班子坚守防汛一线,并安排部署防汛值班值守等保障工作。三是深入开展“联航工程”,对西河口乡锅棚店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选派理事会副主任王德金同志担任乡村振兴工作队长,长期驻村专司乡村振兴工作,组织机关全体同志定期到帮扶联系村开展走访,切实履行包保责任。四是关工工作做细做实。“六一”期间为结对共建社区儿童送去节日慰问金及物品3000元。

二、存在问题

(一)为农服务能力待提升。一是功能不完善,部分服务需依赖社会组织承接,领域受限;二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新建村级供销社及乡村振兴产业服务中心尚处起步阶段,农副产品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不足,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不深,服务手段单一。

(二)系统稳定形势比较严峻。由于建社时间长,历史遗留问题多一时无法解决,信访形势不容乐观,信访问题主要集中在企业改革改制、拆迁安置、养老、医疗保险等方面,维稳压力巨大。

(三)专业人才匮乏制约发展。系统人员年龄老化严重,年轻血液不能及时补充,随着传统业态不断提升、新兴领域持续拓展,人才支撑不足的问题愈发突出。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巩固学习教育成果,严守政治纪律规矩;二是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三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好保密、网络安全及舆情风险防范应对。

(二)强化为农服务能力。一是强化农资保供保质稳价,早部署落实,确保货源充足;二是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通过政策争取,以资金补助、重点扶持等措施支持基层社开展服务;三是提升电商服务能力,依托 832 平台,“线上 + 线下” 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四是开展 “绿色农资” 回收利用工作,打造裕安 “绿色农资” 回收利用体系。

(三)提升社有资产管理水平。一是加强资产管理,强化监事会作用,做好产权登记,坚守经营阵地;二是推动盘活增效,借助招商引资等途径对社有老旧及闲置资产实施升级改造,提高利用效率,增强发展后劲。

(四)守牢安全稳定底线。一是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大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保障供销系统安全发展;二是全面排查系统内信访隐患,建立台账,做到早防范、发现、报告、处置、分析、化解,全力做好信访维稳,确保系统稳定发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