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安区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刚解读:裕安区三季度消费市场运行情况简析
今年以来,裕安区持续开展消费促进活动,积极宣传落实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换“新”,牢牢把握中秋、国庆等各类节假日消费黄金期,多渠道发放消费券,有效激活消费活力,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稳定发展。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前三季度,裕安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6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居全区第6位。其中三季度当季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8亿元,同比增长4.6%。
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市场销售快于乡村市场。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6.6亿元,同比增长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9.0亿元,同比增长2.6%,低于城镇0.8个百分点。
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好于商品零售。餐饮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4.7%,商品零售147.1亿元,同比增长3.0%,低于餐饮收入1.7个百分点。
二、多类别商品销售保持增长态势。
(一)生活类商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区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日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1%、5.8%、6.6%、19.0%。其中烟酒类、日用品类零售额分别高于全区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速0.6、13.0个百分点,合计拉动限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个百分点。
(二)新能源汽车持续高增长。今年以来,我区积极落实国家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和省、市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等政策,深度激活新能源车消费需求,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规模快速提升。前三季度,全区新能源汽车商品限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5.1%,拉动全区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0.4个百分点;占全区限上汽车类商品的比重为10.8%,比上半年提升8.5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当月同比增长697.3%。
(三)新增企业拉动效果显著。裕安区着力打造消费领域新增长点,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新增企业对消费市场拉动作用日趋明显。前三季度,裕安区新增限上批零住餐法人单位22家,累计实现零售额29.94亿元,同比增长73.3%,拉动全区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增长2.8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40.3%。
三、存在的问题
(一)餐饮领域消费意愿呈现不足。前三季度,全区限额以上单位餐饮业累计实现营业额为6.14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1个和8.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少拉动全区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3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少拉动全区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百分点。一方面,由于同期高基数带来较大增长压力。2023年裕安区餐饮业消费迎来疫情恢复后的快速回暖,前三季度的增速达到15.2%。另一方面,今年大型商务、宴请等活动预定数量、预算经费均比往年呈现下滑,居民消费意愿趋于谨慎。
(二)改善型消费品消费低迷。前三季度,全区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7.3%,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3.0%,在黄金价格高价影响下,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前三季度,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45.8%。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合计下拉限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0.4个百分点。
(三)居住类商品销售市场低迷。受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等因素影响,前三季度,全区限额以上居住类商品零售额增速持续呈下降态势。其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下降0.7%,较上半年增速降低3.1个百分点;家具类零售额同比下降10.9%,降幅较上半年扩大5.5个百分点。
四、几点建议
(一) 提质增量推动商贸业发展。一是抓好年度集中申报入库的时机,深度梳理裕安区现有限下单位规模和生产经营情况,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及个体户及时组织申报入库,扩充在库单位数量、规模;二是重点扶持有特色、有品牌、有发展潜力的商贸企业做大做强,做好准限上单位梯队建设。
(二)完善方案做好为企服务。一是强化对行业重点企业调研走访,加强风险预警跟踪监测,及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苗头性、风险性问题,一企一策及时研究制定对策措施;二是充分调动发挥部门协同服务力量,增强企业生产经营配套、资金等保障,切实指导帮助企业有效化解风险问题,确保提高行业、企业发展运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