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全面总结】裕安区水利局2024年全面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打算

发布时间:2025-03-28 14:57 信息来源:裕安区水利局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一、2024年全面工作总结

(一)、坚持项目为先,全面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谋划水利项目。坚持“投资为纲、项目为王”的理念,紧盯国家、省市水利项目建设重点,结合区情,精心谋划项目,储备了中小河流治理、灌区能力提升、山洪沟治理、城乡供水等一批重点水利项目。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在增加发行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政策机遇下,加强与发改、财政、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对接,精心谋划项目,争取排涝防洪项目资金4亿元,成功申报国债54976万元,政府专项债券1000万元。水利投资再创新高。截至目前,区水利局实施水利项目15个,在建项目2个,完工项目13个,全年完成投资约7.62亿元。项目建设提质增速。淠河防洪治理工程(裕安段)正在配合市水利局进行土地报批。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工程(裕安段)先行段、一标、二标、四标开工建设。独山水厂改扩建和裕安区供水保障提升改造工程11月开工建设。裕安排涝通道治理工程一期全面完工,二期5个标段形象进度达90%。裕安区水体综合治理、安徽省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毛岔河和沙家湾河山洪沟防洪治理等项目已完工,其他项目按计划序时推进。

(二)、坚持底线思维,不断筑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防线

及早开展汛前准备。紧抓防御责任落实,更新各类水旱灾害防御责任人500余人。完善在册175座小型水库、8条中小河流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和50个乡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开展水利工程汛期排查,抽查各类水利工程217处,完成风险隐患整改20个。更新充实防汛专家库人员10名,招募组建8家水利施工企业防汛抢险应急小分队。开展了水旱灾害防御暨小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培训,进一步提升防汛责任人业务能力。强化监测预警。持续关注天气变化,按照职责分工,分类型发布预警。报送水情、工情信息80余期;转发山洪灾害气象预警12期、小水库河道泄洪预警18期。利用基层防汛预警平台、移动云MAS平台等系统向全区各级防汛责任人动态发送预警短信12.58万条。全力防范水旱灾害。入梅前,抽调15名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帮助指导乡镇做好隐患排查、险情处理等工作,累计发现并消除管涌、跌窝、滑坡等险情6处。汛期,全区出现45座小型水库超汛限水位,先后电话叫应小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130余次,要求管理单位及时做好泄洪工作,确保人员及水库安全。713日,西汲河固镇关堰段出现漫破险情后,局主要负责人带领20余名技术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连续奋战72小时,积极协调水利施工企业,出动施工人员500余人,技术人员30余人,大型施工机械设备20余台,历经19小时45分钟抢险,顺利堵口合龙。同时,协调省机电排灌总站、霍邱、舒城等县区支援排涝设备26台套,协助抢排4天,排水近2100万方,有效解决了固镇的防洪安全问题。

三)、坚持民生为本,持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

加强农村供水监管。对全区农村自来水厂实行常态化监管。加强农村供水应急和反暴恐处置演练,提升农村供水应急处置能力。妥善解决了春节期间居民集中返乡、夏季干旱、冬季冰冻天气等特殊时期供水问题。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质量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供水保障工程。落实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资金2.58亿元,实施了裕安区第一批和第二批衔接资金项目、独山水厂改扩建、石婆店镇管网延伸等26个工程,部分工程已发挥效益。办成实事22件,为1.49万户、5.5万人解决了用水难问题。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7%加快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全区11家民营水厂收购和接管工作,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对全区水厂进行整合,逐步实现全区农村供水规模化运营、专业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着力化解群众诉求。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张贴水厂管理人员服务电话和区农村饮水监督电话,便于供水单位及时解决群众诉求。

四)、坚持系统观念,纵深推进河湖长制工作

全面部署安排。召开2024年度区级总河长会议,印发了《裕安区2024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要点》《裕安区2024年区级河湖长任务清单》及第8号、第9号总河长令,对全年河长制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强化履职尽责。完成21家区级河长会议成员单位及161名乡级河湖长考核。举办了2024年裕安区河湖长制培训班。今年区乡村三级河湖长累计开展巡河巡湖2.8万余次,印发区级河长交办单8个,发现解决河湖环境问题近300个。推进“河湖长+检察长”联动协作长效机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书2,磋商意见书1份。裕安区龙门河省级幸福河湖建设通过市级初验。推进问题整改。先后开展了“1+1+N”河湖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回头看”、2024年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河湖库“四乱”排查整治、阻水片林等妨碍河道行洪专项行动。完成2024年河湖警示片裕安区问题整改2个,市级河长交办问题整改4处,河湖“四乱”与生态环境问题整改30个。完成水利部、市级遥感图斑疑似问题现场复核,发现并解决问题3个。完成整改并上传系统。开展汲河流域碍洪林木清理整治工作,完成汲河流域碍洪林木采伐7281.57亩。加强河湖管护。加大管护资金投入,加强河湖管护队伍建设,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淠河干流、汲东干渠进行日常管护。对全区700余块河湖长公示牌做好巡查更新维护工作。及时完善“一河一档”、“河湖健康评价”动态信息。完成东汲河、西汲河、汲东干渠、清凉寺分干渠“一河一策”新一轮修编工作。加强舆论宣传。开展“河小青”宣传活动。积极参与幸福河湖优秀案例、2023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典型案例、第六届“守护幸福河湖”短视频征集等活动。在省部级媒体刊发信息报道20余篇。

五)、坚持系统治理,不断加强水生态水环境保护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实现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下达取水计划总量4207.738m³,实现年用水量1万方及以上的工业和服务业单位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规范取水许可审批,办结取水许可15家,变更3家。抓好水资源费征收工作,征收水资源费96万元。开展取用水专项排查,完成13家工业企业无证取水整改。完成全区水权确权试点项目,并顺利通过市级验收,涉及19个乡镇、211个行政村,发放水资源使用权证211本,分配农业用水权1.99亿方。坚持节水优先。编制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2024-2028年)巩固提升实施方案》,并通过区政府批复。开展全域节水载体创建,完成2家省级节水型企业复核。加大推动水权交易,全年完成水权交易10笔,涉及用水量555m³,交易金额14.3万元。开展水法宣传活动。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安徽省水法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水法律法规和节水宣传,组织“节水五进”巡回宣传活动7次。加强水土保持监管。实施独山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治理水土流失10平方公里,全区水土保持率达到93.24%。依法查处生产建设项目违法行为,查处违规违法问题54个,已全部完成整改。审批水土保持方案58个,备案水土保持设施验收68个,征收到位水土保持补偿费约368.18万元。落实水土保持补偿费阶段性降费政策,减免企业水土保持补偿费86.07万元。

(六)、坚持建管并重,提升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水平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全面落实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切实推行质量终身责任承诺制。先后组织开展了春季安全专项检查、“五一”“十一”节前安全生产大排查、汛期安全生产大检查等专项行动,对发现的隐患,责令限时完成整改。利用安全生产月集中开展宣传,组织安全宣传进校园、进企业、进工地等系列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3次,不断提高职工安全素质。规范工程运行管理。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鲍家杠泄洪闸通过市级标准化验收。完成41座小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和227座小型水库工程设施维修养护。

二、2025年工作打算

(一)、坚决筑牢水旱灾害防线

加强汛期准备工作,全面排查河道、堤防、小水库、在建水利工程等风险隐患排查。完善山洪灾害防御网格划分,落实落细预警责任。修订完善方案预案,针对性开展培训演练。加强与气象、水文等部门合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充分发挥水库的防洪和抗旱供水作用。积极做好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申报。

(二)、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谋划申报超长期国债项目2个,总投资5.14亿元。开工建设汲河防洪治理(裕安段)、淠河防洪治理(裕安段)、吴家昄项目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等项目。加快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工程(裕安段)、裕安排涝通道治理、裕安区供水保障提升改造等续建项目建设,按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三)、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工作

推动各级河湖长和成员单位落实年度河湖长制工作要点。开展全区河湖妨碍行洪、清障专项行动,确保河湖度汛安全。按时完成生态环境、河湖库“四乱”排查整治问题整改上报,持续推进河湖水环境不断改善。创建1条省级幸福河湖,开展石婆湖新一轮“一户一策”实施方案修编。加强河湖空间管控,严格涉河项目审批程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与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河湖违法行为。加强水域岸线和水资源管理保护,建强河湖管护队伍,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持续加强河湖正面宣传,充分挖掘保护水文化,营造护河良好氛围,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四)、不断提升农村供水管理水平

系统谋划全区供水工程建设。加快独山水厂改扩建工程、石婆店镇管网工程进度,确保早日发挥效益。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动态监测机制,加强农村供水水质监管,落实水厂9项自检和区级巡检制度。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管理队伍培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完善农村供水问题处理机制,第一时间响应群众诉求,确保问题动态清零。

(五)、持续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修复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完成年度水资源消耗总量与强度双控指标任务。强化取水许可事中事后监管,做好取水许可证到期、超许可、超计划等取水预警处理。加大核查疑似无证取水企业力度。充分发挥节水型社会创建成果示范作用。围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持续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加强公共供水监管,协同推进城乡供水管网改造和专业化管理,推动节水行动全民化。持续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开展吴家昄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严格项目方案审批,推进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全面开展审批项目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着力解决生产建设单位欠缴水土保持补偿费、未落实监测和未验先投等问题。

(六)、加大水利安全生产监管力度

加强安全生产的法规学习和教育,加大水利行业安全隐患排查力度,积极做好汛期、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的排查工作。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运行、河道管理等方面安全生产监管,狠抓安全生产防范措施的落实,确保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