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安区生态环境分局关于2025上半年工作总结和2025下半年工作安排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7-02 17:22 信息来源:裕安区生态环境分局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今年以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在细化措施、推动落实上下功夫,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始终助力裕安绿色高质量发展。截至6月24日,全区PM2.5平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0.3%;优良天数比例81.6%,同比改善7.7个百分点;3个国考断面【新安渡口、大店岗、罗管闸】和3个省考断面【横排头、一水厂、解放南路桥】水质达到考核目标,水质优良比例100%,超过目标要求。上半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75亿元。获省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资金142.116万元。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动服务,助推经济绿色发展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四送一服”走访活动,扎实做好“千名干部进万企”,了解企业困难和需求,及时跟进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结合减证便民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事项的申请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流程和办理时限,充分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线上线下、自主选择、来回一趟、一次办妥”,做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营商环境涉及我局的三级考核指标均位于全市第一方阵。

二是靠前要素对接。加快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双招双引”,促进节能环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截至目前,全区已投产节能环保产业项目16个,已开工项目4个,已签约项目1个。积极对接招商项目和衔接资金项目,落实要素保障,截至目前共出具各类项目预审意见171份,现场踏勘项目13次,回复市区营商平台5个企业诉求。充分利用富余减排量,当前VOCS可用量约156吨、颗粒物可用量109吨、氮氧化物5吨、二氧化硫68吨,有效保障我区企业总量审批事宜。

三是加快绿色创新。开展无废城市创建,完成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六安石油分公司六安油库“无废细胞”创建,并通过六安市综合评审验收,标志着裕安区首个“无废细胞”正式落地。对全区308家企业开展环境信用评价,其中华电电厂被评为“A级”。组织完成安徽润海水泥有限公司、光大生物有限公司强制性清洁生产验收,推动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二)按期推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今年上半年,市整改办共交办“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任务共107件,其中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18件、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59件、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22件、市“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一期)8件,100件交办问题全部按期完成整改销号,剩余7件正在序时推进整改当中。今年上半年我区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排查,共上报市整改办13件问题,目前已完成整改6件,剩余7件正在序时推进整改当中。

(三)多措并举、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一是加强重点管控。上半年共检查涉气单位30家(次),调查涉挥发性有机物单元10个,累计发现问题3个【有机废气收集设施问题1个、有机废气处理设施问题2个】,均已完成整改。组织开展8次扬尘巡检,累计检查37家工地,发现问题75个、全部完成整改。完善扬尘在线监控预警系统平台建设,目前纳入空天地系统3个项目,摄像头29个。强化皖西学院国控站点周边污染源精细化管控,推动落实5公里范围排查污染源1335个【餐饮单位1280家、涉气工业企业17家、加油站18家、建筑拆迁工地18个、有喷漆房汽修企业2个】。

二是实施重点整治。组织出动执法检查38次,发现和处置露天烧烤19起,整改未按规定安装使用环保无油烟净化设备经营烧烤11个。出台《裕安区生态环境分局督查秸秆禁烧安排表》,由局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成立5个巡查组,对19个乡镇网格化监管履职情况、宣传贯彻情况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等情况进行督察。上半年蓝天卫士及大气网格化巡查共发现烟火点(疑似)487个,均第一时间进行了处置。截至5月底,“三整治”共接收投诉件4517件,同比下降16.88%。其中:餐饮油烟投诉218件,同比下降35.69%;噪声投诉3906件,同比下降15.18%;恶臭异味490件,同比上升19.8%。

三是应对污染天气。组织开展涉气企业排查、调查辖区用车大户、建立柴油货车白名单,扩大应急减排清单覆范围,常态化更新工业源应急减排清单;鼓励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绩效创“A”,指导6家企业完善申报材料,提高裕安绩效分级创“A”申报成功率。集中对工矿企业、建筑工地、物流园区等单位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上半年累计完成2102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备案工作,加快国二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淘汰工作。现场勘察22个乡镇(街)空气质量站点选址备选点。

(四)检测联动,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一是加强日常巡查。6月份开始对境内三个省考断面每月开展1次常规巡查,针对有超标情况的国省考断面开展溯源排查。为确保汲河砖洪桥断面稳定达标,针对裕安区汲河段开展了2次溯源排查工作,并持续进行水质监测。5月份对全区33个入河排污口规范立牌、环境卫生等方面开展了全面巡查,6月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入河排污口水质监督性监测。

二是强化运维监管。通过139个视频监控设备,逐月全覆盖查看饮用水源地管护情况,监督运维单位有效维护,组织属地自查自纠,不断巩固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成果。1-6月对21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进行水质检测2次、督查1次,水质达标率100%。按照PPP污水处理项目绩效考核办法,按季度组织对14个PPP污水处理厂进行绩效考核,并依据绩效考核结果申请付费。

(五)稳步推进,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一是防治土壤污染风险。与自然资源部门联动监管“一住二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已核查79个污染地块。印发《关于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问题排查工作的通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排查,完成356个设备排查。拟定《裕安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长效管护机制实施方案》和《裕安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管理办法》。上半年已完成4个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1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

二是排除环境风险隐患。制定了《2025年度裕安区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重点对4家重点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单位、3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1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20家抽查单位进行评估,评估中发现3个问题已完成整改。梳理全区射线装置使用医疗机构未及时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共40家,立即开展了全覆盖检查,全部按要求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

(六)精细谋划,争取项目完善设施

一是帮助企业提标升级。结合辖区产业结构特点和重点企业排污特征,主动帮助企业申报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推动低效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推进原辅材料源头替代。截至目前,六安恒源机械有限公司涂装有机废气收集和治理系统提升改造工程,中央奖补资金118万元已下达,待实施方案确定后开工建设;光大生物质能源(六安)有限公司130t/h生物质炉排锅炉环保提标改造项目已入中央资金项目库,总投资1850万元、申请中央资金850万元。

二是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横排头上游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已与第三方公司查看现场(青山、独山、西河口、石板冲)并在相关支流、重点位置,采取水样40个,预计项目初步方案6月底编制完成。完成汲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现场勘察,目前正在收集资料阶段。

(七)优化执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

一是坚持依法行政。今年以来,共受理上级转办及各类网站环境信访件333件,案件答复率100%,结案率100%,群众满意度在98%以上。14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通过非现场执法方式,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干扰。上半年,下达行政处罚决定6件,罚款13.151769万元,不予处罚案件2件,免处罚金额31.98万元。落实法制审核,对办案部门提交的行政处罚案件出具1份法律审查意见,对重大复杂案件,对接法律顾问出具5份法律意见书。

二是完善应急处置。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督促重点污染源企业编制、修订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上半年共完成企业备案24家,均为一般级。开展江家店镇挥手村倾倒不明物质现场核查,处置并清理不明白色粉末状物质3吨左右,未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妥善处置石板冲乡槽罐车交通事故环境事件应急。

三是规范涉企检查。组织生态环境行政执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组织20余人次对加油站进行检查,督促企业按照规范开展各项工作,做好安全防范。

开展化工及危化品经营单位专项检查,全覆盖检查67家,督促5家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排污许可证申领。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排查整治,经排查,我区共有315家畜禽养殖企业。其中6家企业氧化塘防渗系统问题,已积极整改;2家超标排放废水,已进行行政处罚。全面摸排餐具清洗企业污水处理池情况,全区80家企业拥有污水处理池,督促企业做好安全生产。

四是监测数据赋能。编制《2025年度裕安区生态环境监测方案》,每月1次降尘监测和资圣寺水质生态监测。开展六安市裕安区汛期水质预警监测。落实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工作。保障省控水质自动站基础设施正常运转。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空气环境质量改善有弱项。截至当前,我区PM2.5平均浓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优良天数比例有明显改善,两项指标有望完成年度考核目标任务。但也存在诸多不利因素,除了受不利气象条件、污染排放排放增加等客观因素影响外,在强化颗粒物管控、臭氧污染治理能力及监测机制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皖西学院建筑工地未能做到精细化管理,对站点数据影响大。企业实施原辅材料源头替代不积极,低效治理设施的数量较多。

二是农村环境治理提升有短板。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存在保护区护栏损坏、洗衣、垂钓等现象。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普遍不完善,历史欠账严重,管网收集覆盖率特别是入户管网接入不够,少数污水处理厂收水率较低。畜禽养殖非规模化,污水横流、冒溢现象影响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导致投诉件不断。乡镇污水处理厂更新改造迟延,少数不能充分发挥环境效益,如固镇镇羽绒行业无序发展,一期污水处理厂设备老化,导致污水处理厂容量不足。

三是环境基础设施管护不规范。前期建成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站点选址不当,地势高差无法实现有效收水,有的常住人口过少水量小、浓度低导致无法维持污水处理设施中生物菌活性度等一系列问题。日常监管发现,少数污水处理设施还存在运维不规范,不正常运行等现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长效机制没有发挥作用,治理后的管护机制不到位,少数出现返黑返臭现象。

四是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不彻底。有的部门整改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措施不实,攻坚克难的决心不够,一些历史遗留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进度滞后,项目排查“走过场”,整改“留尾巴”,导致生态环境问题边整改边反弹现象仍然存在,对问题整改后续督察重视不够,对环境污染信访问题查处不力,把关不严,导致群众投诉不断。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5 年是全面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一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布局的承上启下之年。下半年将围绕裕安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抓好工作落实。

一是坚持源头防控,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抑制新污染产生。同时做好招商引资服务工作,对拟建项目,提前介入进行研判,建议不宜入驻项目及时终止引入,对可以入驻项目提出环境保护建议和意见。对重点项目,采取专人跟踪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压缩审批时限等措施依法做好环评审批服务。分类做好排污许可证申领、到期换证等业务督导,加强技术指导,为企业在项目施工、安全生产、环境治理等方面提供服务。

二是采取有为措施,加快推进重点工作。建立主要河流沿线排口台账,结合河长制工作加强巡查、管控,对有问题的入河排污口开展溯源整治。持续推进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问题整改,针对需要采取工程措施的,积极申报筹措资金,序时推进整改。探索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系统化管理,指导固镇开展试点工作。立即启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持续开展农村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管理。加快完成年度剩余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任务。

三是强化工作合力,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制定月亮岛区域大气污染精细化管控方案,狠抓国控站点核心区域污染源管控,强化全区扬尘治理以及工业废气治理水平;加大对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减排力度,开展臭氧污染专项治理;建立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强化与住建、城管、交通等职能部门的协同机制,确保完成PM2.5平均浓度、优良天数比例、声功能区夜间达标率约束性目标。全天候采取秸秆禁烧“人防+技防”防控措施,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实现火点“零通报”。按时开展国省考断面巡查,确保国考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做好下半年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巡查及水质监测工作。

四是坚持系统谋划,推进环境整体升级。推进 “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加强与上级部门及相关单位的沟通对接,确保规划编制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进一步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调控、重点污染物减排,为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对接谋划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申报中央水污染资金项目用于流域水源保护和管网雨污分流改造。争取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项目用于农村管网建设。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逐步提升裕安区截污、治污水平。

五是落实边查边改,严防问题反弹回潮。常态化推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12个领域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按照整改方案推进排查问题整改并及时申请验收销号。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剩余的1件省环保督察信访件和6件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按照序时进度整改销号。适时组织工作组开展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回头看”,开展各类专项执法,重拳打击违法排污、自动监测数据超标等环境违法行为。做好同类问题“举一反三”,做到解决一个问题,整治一类问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