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四举措”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裕安区聚焦大数据企业培育,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大数据企业、大数据产业稳步发展。
一是组建区大数据公司,完善数据体制机制。为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裕安区数管局推动组建区级国有全资大数据公司——六安灵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境数科),由灵境数科承担全区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职责,参与全区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运营和技术研发工作,同时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探索我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以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资源为基础,归集、治理、应用相关数据,通过市场化方式,在金融、交通、能源、制造、商贸、文化、医疗等领域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推进完善全区数据体制机制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构建集成平台,引导产业提升发展。裕安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普遍面临着品牌影响力不强、创新研发能力不足、产业整体数字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且还有不少企业有建设工业互联网需求,但受限于自身规模不大,自行建设成本难以承受。裕安区数管局依托城市大脑集约化的建设方式打造裕安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工业数据的全面采集、智能分析和高效应用,通过优化生产流程、精准捕捉市场需求、合理配置工业资源,全面提升裕安区工业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依托其中的能碳管理平台,六安某汽车零部件公司通过安装的能源消耗前端感知设备实时采集生产各环节的能耗数据,科学的进行能效管理。依托其中的智能制造套件系统,六安中宏橡塑有限公司利用物联网技术在注塑机上安装数据采集器,实现设备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管理,可完成设备一张屏管理,精准统计每天的设备开工数量,每台设备开机时长以及每天生产数量,通过数据分析还可直观看到哪个机器故障率高及高频故障的类型并加以优化,企业整体降本增效达到了23%。云端研发中心可根据企业的经营信息和产品信息,为企业精准推荐最新的技术成果,如安徽中科日升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平台引入了高性能塑料原材料替代方案,每吨成本平均降低了300元,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安徽方程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通过平台的供应链金融综合解决方案,该企业实现了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年度降本达到了8%。截至目前,已有200余家企业注册,20家平台数据完成对接,163台数采设备、100台能耗设备接入。
三是强化服务保障,赋能园区建设。裕安区数管局围绕服务项目和企业需求,按照务实管用原则,完善高新区赋权清单,安排在编在岗人员进驻高新区综窗,依托“全省通办”系统,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全面推行行政服务帮办代办制度,为园区企业提供“一对一”全流程、精细化服务。还在高新区分厅布置商事一体机、安徽省一体化自助服务终端和“云窗口”服务终端,为企业提供多维度自助服务。加强摸排、对接,主动联系潜在达标的大数据企业,安排专人负责解答企业疑问,重点宣传大数据企业培育扶持等惠企政策。安徽特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智慧公交站台生态服务云平台”案例及六安市测绘院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六安市不动产登记信息在线可视化查询服务平台”案例入选安徽省创新案例库。
四是强化数据应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深化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依托安徽大数据平台六安市平台,归集全区各部门业务系统的数据,目前累积构建数据目录276项,归集数据1800余万条。今年申请17个市级接口数据,14个市级库表数据,形成全区数据“一张图”,辅助领导统筹决策。收集推荐数字化应用场景14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5个,其中六安市测绘院“六安市不动产登记信息在线可视化查询服务平台”案例入选安徽省创新案例库。推进大数据企业培育认定工作,新认定4家市级大数据企业。提前布局数据产业,推动成立区级大数据公司--灵境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全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发布政策服务102项,在裕安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涉企服务、“办不成事”反映等综合窗口,为企业提供创业创新、帮办代办等兜底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