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全面工作总结、计划】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打算

发布时间:2023-12-06 15:45 信息来源:裕安区经信局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打算

 

裕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1130日)

 

2023年,裕安区经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凝心聚力、扎实苦干,有效推动经济总量和质量提升齐头并进。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1. 重学习,强引领,党的建设工作提质增效。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思想政治建设首位,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深入系统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专题辅导与研讨交流相结合等形式,开展学习研讨20余次。坚持把高质量开展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准确把握和落实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根本任务,认真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学习,推动主题教育有力有序开展。扎实开展五大要求、六破六立大讨论等专题活动,激励干部解放思想、争先进位,引领单位党建工作纵深推进。

2. 抓班子、带队伍,政治生态环境风清气正。一把手带头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督促班子成员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领导班子成员扎实履行政治责任,带头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引领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对两节专项督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并形成长效机制,常抓不懈。对新招录和选调的4名事业人员进行岗前教育,做到抓早抓小、动辄则咎、防微杜渐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3. 扶企业,稳产业,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健全投产项目转化和成长企业培育双擎机制,推动企业入规、壮大企业规模,工业总量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48家,总数达201家,位列全市第2,规上企业数量的壮大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争取全市前列。

4. 抓项目,兑奖补,工业投资幅度持续增长。2023年以来,全区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5个,完成投资19.89亿元,工业项目持续落地为全区经济良性发展注入源源活力。实施规上工业企业老树育新干工程,推动高端化、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绿色化、创新化六化改造,天通、英科、国泰等重点企业通过技改实现了产能壮大,产品提升。加大财政投入支持企业新增设备、新建厂房升级,兑现2022年度工业企业新建厂房、新增设备和投资统计奖补共计2247.04万元。20231-10月,全区工业投资增长20.5%、技改投资增长23.8%。预计全年全区工业投资完成约35亿元,增长20%以上、技改投资完成约10.8亿元,增长20%以上,工业投资稳步提升。

5. 优机制,强创新,企业数字转型加速深化。建立后备库遴选培育专精特新成长小巨人、单项冠军登峰梯队升级机制,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变革和创新,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2023年全区已认定省创新型中小企业2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家,培育数量历年之最。新认定省级首批次新材料1项、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3项,成功申报省级数字化车间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复核1家,推荐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绿色工厂1家,获批省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家。特别是认定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智能工厂1家,实现了我区的突破。全区累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7家(全市第2)、省级专精特新单项冠军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9家(全市第3)、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39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企业技术中心7家,打造安徽工业精品”4家、省级首台套产品11件,数字化车间6个。

6. 纾企困,解难题,民营经济服务扎实有力。政策精准助力。印发《裕安区贯彻落实〈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责任清单》,积极探索实践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工作新机制、新模式,进一步优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表格化、清单式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和问题,实现企业办事无忧,政府无事不扰保障扎实有力。成功申报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个。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调研等活动,按月收集企业用工和融资需求,坚持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收集问题和诉求,力求现场发现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汇总上报,并跟踪了解后续处理情况,全力保障企业要素需求;培训精准到位。一是组织32家重点工业企业赴上海复旦大学开展为期一周的领军人才专题培训,观摩松江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等;二是组织11家产业链企业赴合工大汽车研究院开展攀亲结缘活动,加强产学研融合对接,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三是举办企业家专题培训2场,现场召开了恳谈会,收集需要市级协调解决问题1个。通过培训为企业家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供了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方向,提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二、存在问题

1. 工业经济结构不优。新型建材企业共53家,个数占全区总数26.5%,建材业仍占据全区主要位置。今年前10个月两新一高(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占全区产值比重仅18.34%,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有限。

2. 工业经济体量不大。预计全年规模工业总产值约145亿元,总量在全市靠后。预计全区2023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约15%,比全市平均水平低约7个百分点,占比较低。今年前10个月全区共实现入库税收3.50亿,总量较少。纳税不足10万元规模工业高达122家,占比61%,规模工业企业税收贡献相对不足。

3. 工业企业规模偏小。全区至今无年产值10亿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年产值5亿元以上仅1家海螺水泥,特别是缺乏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年产值5000万以下共123家,占全区总数66.5%,小微企业较多。全年拟退规企业11家,企业抗风险能力弱。

4. 工业投资后劲不足。今年前10个月累计完成亿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仅5个,累计投资6.56亿元,单个项目平均投资仅1.31亿元,其中中科冉图项目今年累计投资额最高,仅1.5亿元。中煤电厂、玲珑轮胎等年初寄予厚望的5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未如期开工建设,缺少龙头项目拉动投资,今年下半年以来,全区工业投资累计增速连续下滑5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不振,发展后劲不足。

三、2024年工作打算

1.全力推动经济指标争先进位。认真贯彻上级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时刻保持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敢闯敢创,量化任务、实化举措,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力争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争取双位数超过全市平均数),规下工业增加值保持稳定增长(争取全市前列);工业投资增长20%左右,技改投资增长20%左右。开展季度小微企业园考核,加快工业项目落地,高效利用产业园资源,为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奋力实现工业经济创优争先进位。

2.坚定实施加工制造强区战略。做实梯度培育专项行动,梳理规模以上、年产值1500万以上、年产值1000万以上企业名单,按月、季度、半年不同频次开展监测,掌握不同规模企业生产经营水平,为壮大规模工业主力军夯实基础。抢抓合肥市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发展机遇,加快玲珑轮胎、今飞凯达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全力打造合肥新能源之都重要零部件配套基地。大力实施数字赋能行动,2024年计划实施5G示范2个、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2个。实施专精特新提升行动。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库,力争2024年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级专精特新单项冠军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8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行动,不断加快科技赋能,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和创新,力争2024年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

3.用心用情服务企业纾困解难。发挥经信局联系企业便利优势,深入开展两新一高”“双招双引,以新项目、大项目实现全区工业经济规模、产业、效益等全方位提升。制定实施区工业惠企专项政策,坚定企业扩大投资、发展壮大决心信心。深入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引导要素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扶持企业做大做强。配合区委督查办、区营商办,用好季度点评、月度效能通报、周六解题等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倾力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大力宣传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扶持目录》,组织政策申报培育,印发配套实施细则,推动各项惠企政策直达企业。

4.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安排,积极完成优化营商环境、非公党建、议案提案办理、创城创卫、企业环保、民爆安全监管、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等工作任务,承担好加工制造业强区、5G发展等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工作,持续推进清欠、减负等专项工作,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升工作效能,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提供根本保证。

四、重点工作概述

2023年:一是总量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48家,总数达201家,位列全市第2。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均全市前列;二是工业投资稳步提升。今年前10个月,全区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7个,完成投资5.16亿元,新投产项目45个,工业投资19.89亿元。预计全年全区工业投资完成约35亿元,增长20%以上、技改投资完成约10.8亿元,增长20%以上;三是传统工业升级改造今年前10个月,老树发新干技改项目共48个,投资7.45亿元,天通、英科、国泰等企业通过技改实现产能扩大,市场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四是专精特新培育升级。2023年全区21家企业成功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实现翻番。累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7家(全市第2)、省级专精特新单项冠军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9家(全市第3);五是创新驱动提升质量。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研发实力,以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3年全区认定省创新型中小企业2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家,省级首批次新材料1项、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3项,成功申报省级数字化车间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复核1家,推荐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绿色工厂1家,获批省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家。特别是认定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智能工厂1家,实现了我区的突破。

2024年:力争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争取双位数超过全市平均数),规下工业增加值保持稳定增长(争取全市前列);工业投资增长20%左右,技改投资增长20%左右。一是实施工业稳增长行动。分规上、1500-2000万、1000-1500万建立检测机制,梳理掌握不同规模企业生产经营水平,加快规上企业培育,壮大规模工业主力军,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左右;二是实施首位产业壮大行动。聚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加快玲珑轮胎、今飞凯达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持续提高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首位度。持续招大引强,推动双招双引和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三是实施数字赋能行动。贯彻落实数字化转型系列政策,打造数字化车间2个、智能工厂1个;开展2场专项培训,打造2示范项目;四是实施专精特新提升行动。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库,力争2024年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级专精特新单项冠军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赋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资金、政策要素等向专精特新集聚;五是实施协同创新行动。以企业为主体,加快建设新型创新平台,加快转化应用,力争2024年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省级三首”2项;六是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实现全区占地5亩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全覆盖。引导要素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尽快达到10万元以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