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裕安区科技局2022年度“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总结
裕安区科技局2022年度“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总结
2022年,裕安区科技局贯彻落实省、市、区委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部署要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工作标准,严格按照“四个不摘”工作要求,精心组织、精准施策,扎实开展“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帮扶村基本情况
青山乡铜山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2018年村出列,2020年1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该村位于青山乡东南部,全村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74.2亩,林业用地15200亩,水面650亩,荒山荒坡面积500亩,属典型山区村,所辖15个村民组,626户,2513人。现有脱贫人口123户,415人;监测户1户5人。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强化组织领导。区科技局始终把“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列入党组议事日程。制定了《结对帮扶铜山村(2022-2024年)工作规划》和《2022年度“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责任人,强化了工作机制,进一步确保对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局党组每季度专题研究1次帮扶工作、听取选派干部工作汇报。全年,单位一把手到村走访6次,分管领导到村走访调研7次、帮助解决现实问题10余个。
(二)凝聚各方力量。积极发挥市委督查室、区科技局和铜山村党建联盟作用,全面实施“党建+”推进党建工作与常态化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深度融合,切实提升铜山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区直单位部门优势,协调团区委、区交通局、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到村走访调研、解决困难,切实推进部门联动,形成精准帮扶合力。加强与铜山村沟通交流,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径、新项目,精心谋划产业发展项目。积极邀请安徽农科院、皖西学院和包河区科技局到村指导,交流经验,改进工作,整合资源,互帮互惠,提升结对帮扶工作质量。全年,争取各类慰问金(物品)3万余元,直接帮扶脱贫户82户;开展科技培训会2场30人次,对接解决种养殖技术问题3个。
(三)落实包保责任。局领导班子成员按要求落实“干部包户”工作,帮扶户共计26户。帮扶干部与帮扶户均商定了年度帮扶措施,制定了年度帮扶计划,一户一策、精准施策,确保帮扶户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压实帮扶责任,克服疫情影响、工作调整等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走访,确保帮扶工作连续。结合单位优势,组织区内科技特派员、专家教授到村开展特色种养殖技术培训,全村41户到户产业项目均如期实施。
(四)严格选派干部管理。严格按照选派干部的管理要求,确保选派驻村干部与单位业务工作脱钩,保障其正常待遇,严格按照选派干部管理有关规定,督促要求选派干落实制度规定,吃住在村,服从管理,廉洁自律。全年,落实单位选派干部经费补助3.24万元,慰问单位选派干部0.1万元。
三、工作成效
一是在册脱贫户按照工作要求实现户户有人帮、户户有计划。二是通过“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常态化评估,该村在“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方面无问题。三是帮扶政策持续发力,帮扶户实现稳定增收。41户脱贫户发展产业,争取奖补资金8.5万元。205名脱贫人口实现就业,25名大学生享受雨露计划,56户73人不同程度享受教育扶贫政策。四是“党建引领、干部带头、党员示范”党建工作机制持续发力,党建引领和乡村振兴融合推进,“双基”建设水平持续提升,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疫情防控及村级事务工作等均稳居全乡前列,集体经济实现增收10%以上,铜山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下一步打算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铜山村实际,帮助谋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工作标准,严格按照“四个不摘”工作要求,把各级各类政策贯彻落实好,以稳岗就业夯实脱贫基础,以产业发展拓宽增收渠道,以监测帮扶强化兜底保障。
六安市裕安区科学技术局
2022年12月29日
政府部门
皖公网安备 341502020001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