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六安市裕安区鹅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4-10-02 10:53 信息来源:裕安区农业农村局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一、制定背景和依据

(一)起草背景

裕安区是“皖西白鹅”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具有悠久的养殖传统。近年来,裕安区委、区政府将皖西白鹅产业作为重点特色产业进行培育,持续加大政策、资金支持。2023年,全区皖西白鹅饲养量达360.5万羽,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45亿元。白鹅产业,正成为裕安区“富民强区”重要增长点。

202359日省委书记韩俊同志在《安徽信息每日要报》作出批示“白鹅产业大有可为,要全产业链布局”。接到批示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立即传达指示精神,参照吉林省先进经验,结合裕安白鹅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短板,立即组织专题调研、座谈会商,认真谋划裕安白鹅产业发展思路。结合工作实际,我局立即启动鹅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等相关工作,并按照区委区政府领导要求,及时组织编写《六安市裕安区鹅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起草依据

1、《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加快鹅产业跃迁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六政办〔202314号);

2、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鹅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的通知(六政办〔202325)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1、制定意义。方案的制定是贯彻落实省委主要领导批示精神、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关键性工程的有力抓手,有利于深入推进裕安区全面乡村振兴;规划制定有助于明确养殖生产方向,提高现代化养殖生产技术,推动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规划的实施能够进一步推动鹅产业发展,使其成为裕安区“富民强区”的重要增长点,为建设高质高效农业强区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裕安区是全国四大羽绒集散地之一,羽绒产业基础良好。发展鹅产业可稳定羽绒原料供应,推动羽绒加工及制品行业发展,提升产业影响力、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壮大羽绒经济。

2、总体考虑。一是优化产业布局,结合裕安区实际情况,对鹅产业的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协同效应,促进鹅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二是推动三产联动,注重鹅产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鹅产业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中的连接作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间的相互促进和协同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综合效益;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规划中强调生态养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广绿色养殖技术和模式,加强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监管,确保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四是强化科技支撑, 重视科技在鹅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加工工艺和管理经验,提高鹅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1、起草初稿。415日,区农业农村局安排由局畜牧水产股牵头负责《规划》起草工作,起草人员认真研读《六安市鹅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结合裕安区实际,草拟出《规划》初稿,并请相关科室负责人员、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提出修改意见,经进一步修改后形成《规划(征求意见稿)》。

2、征求意见。2024424日至524日,区农业农村局将征求意见稿通过区政府网站意见征集库栏目全文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至截止时间,未收到反馈意见和建议;528日,区农业农村局将《规划(征求意见稿)》通过OA发送给8个区直相关单位和19个乡镇人民政府征求意见,至截止日期,22家单位反馈无意见,5家单位提出9条修改意见和建议,其中采纳8条、1条未采纳并说明原因。

3、专家论证。528日,区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规划》进行评审,专家组经评审认为,《规划》指导思想明确,规划依据充分,目标定位准确,建设内容全面,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科学性、针对性和指导性;《规划》鹅产业发展的重点建设内容联系紧密,建设任务、重点工程及建设指标设计科学,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合理,符合六安市裕安区鹅产业发展实际;专家组一致同意《规划》通过评审。

4、公平性把关。626日,区农业农村局将《规划》送到区市场监管局,请求进行公平性把关,并根据把关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5、合法性审查。815日,区农业农村局将《规划》送送区司法局进行合法性审查,司法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全部采纳。

6、经费审查。815日,区农业农村局将《规划》送区财政局进行经费审查,财政局建议“所需经费建议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加大财政衔接补助资金的投入力度,鼓励金融支持和社会资本等多元化投入机制。”

7、印发阶段。923日,区政府第61次常务会议通过,并根据相关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于2024930日正式行文发布实施。

四、规划目标

1、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健全。2027年,规划中提到要逐步健全良种繁育体系,这意味着将进一步提升种鹅的品质,通过种群选育和全季节生产繁育技术,确保种鹅数量和质量的稳定提升,到2027年存栏优质种鹅达到61万羽以上。

2、标准化集约化养殖模式稳步提升。提升标准化集约化养殖模式,这包括建设标准化的孵化和育雏基地,通过技能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确保鹅苗供应稳定;此外,还将利用本地资源开发鹅饲料加工业,推广种草养鹅的循环模式,以此来提高养殖效率和环境保护,到2027年,肉用型商品鹅年饲养量788万只,肝用型鹅年饲养量31万只。

3、精深加工水平稳步提升在加工环节,要新建或改扩建鹅肉和羽绒羽毛加工企业,引进新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这表明未来几年内,裕安区将致力于提升鹅产品的加工深度,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到2027年,鹅肉年加工量3.5万吨,羽绒羽毛年加工量1万吨以上。

4、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计划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科技成果研发和推广基地,形成科技服务网络。同时,金融机构将提供专项贷款产品,降低融资门槛,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到2027年,成立鹅产业研究院2个。

五、主要内容

《规划》指出裕安区的发展鹅产业的基础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鹅产业现状,简要分析了目前裕安区鹅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明确了裕安区鹅产业规划制定的总体思路是以科技服务等“五大体系”为支撑,坚持市场导向、科学发展等“五大原则”。到规划完成时的2027年,在发展体系建设、在养殖环节、在加工环节、在综合产值等方面的量化指标;产业布局部分根据裕安区鹅产业现有资源分布、产业基础及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目标对鹅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良种繁育、饲料饲草、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五大体系从时间(分年度)和空间(分区域)进行规划。

一是优化存量和引入增量并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企业与各行业组织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形成持续发展产业,强化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打造精深加工产业链。以鹅产品、鹅绒及鹅绒制品加工为主线,带动相邻文旅产业、品牌建设产业协同融合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是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促进要素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模式,推动养殖技术和管理的规范化,实现规模化生产,提升鹅产业养殖的效率与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还能提高生产的可控性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和国家标准。集中利用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此外,通过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推动产业园区的集聚发展,不仅有助于形成集约化、精细化的生产格局,还能促进相关配套产业的共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从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四是推动种养循环、农牧结合,持续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进绿色清洁发展,对鹅产业发展产生的废水和粪污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五是推动科技项目建设。强化产业支撑,推进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创新推动。鼓励鹅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科技创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六是强化资源整合。推广“公司+基地+养殖户”订单养殖模式打破传统养殖分散经营的局限,形成更为紧密的产业链合作关系。在这种模式下,养殖户可以依托公司的技术、资金和市场渠道支持,基地则负责提供养殖环境和管理服务,从而实现生产和销售的有效衔接。搭建鹅产业信息发布平台强化资源整合提高行业透明度,实现行业内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为政策制定者和行业参与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推动产业的科学化、精细化发展。通过信息化手段,行业资源的整合将更加高效,促进鹅产业的持续、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规划》明确裕安区鹅产业发展“五大体系”任务分解目标,变成可以落实的具体任务;对重点任务涉及扩繁场建设等6个方面投资进行款算,对资金的筹措方式进行规划,并对规划实施后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此外,提出要对制约鹅产业发展的土地、资金、技术和发展环境等要素予以重点保障。

六、创新举措

加大资本投入,做足产业保障。加大“双招双引”力度,积极争取社会资本投入,做大做强鹅全产业链发展,同时把种鹅、商品鹅纳入特色产业保险,为鹅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加大农文旅融合,做强第三产业。依托鹅产品加工企业和鹅羽绒羽毛制品加工企业,开发具有地域和文化特点的鹅产品品牌,通过白鹅主题环境营造、主题休闲业态体验、主题购物体验、主题节活动举办等,打造白鹅文化旅游区。

加大科技创新,做实产业基础。强化白鹅产业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绿色转型。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经营主体与政府共建产业联盟,共同开发、推广、应用最新的鹅产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完善现代鹅产业科技推广体系,以创新驱动产业提速发展。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举措

1、严格落实责任。要认真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

2、强化统筹推进。加强政策指导和支持,形成各单位工作合力,统筹协调重大事项,“四个体系”压实领导责任、工作推进、考核评价、督导问责要求,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和任务分工,切实履职尽责,在规定时限完成任务,全力支持鹅产业发展。

3、优化产业环境。进一步加强生产流通秩序监督管理,查处违规屠宰、压级压价、市场垄断等损害经营者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人才对接机制,围绕保种育种、规模养殖、精深加工保种育种、规模养殖、精深加工等开展鹅全产业链发展。

解读单位:六安市裕安区农业农村局

 读 人:畜牧水产股股长 吴昌宏

咨询电话:0564-3236607

 

 

标签: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