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地监管】【转发】六安市聚焦“四个修复”筑牢山清水秀“生态空间”

发布时间:2024-03-08 14:53 信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2023年,六安市认真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逐步提升,该市连续3年获省委省政府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等次。

聚焦自然保护地修复。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在全省率先制定自然保护地内建设项目负面清单。积极推进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大华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南岳山-佛子岭省级风景名胜区、仙女寨省级森林公园规划审批。组织开展湿地及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专项行动,排查问题69个,全部完成整改。完成佛子岭、万佛山、仙女寨、淠河国家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保护与管理能力提升和生态修复项目建设。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安徽淠河国家湿地公园重要湿地动态监测报告通过省级专家评审。

聚焦矿山治理修复。制定2023年度六安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实施任务,加快推进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5个,治理面积165.99公顷。压实在建与生产矿山“边开采,边修复”责任,组织开展全市在建与生产矿山“二合一”方案落实情况专项核查,对全市29家生产矿山企业年度治理计划完成情况开展专项核查,督促矿山企业整改落实。2023年共治理矿山29个,累计治理面积500.98亩。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全市33家生产矿山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4家,省级绿色矿山3家。

聚焦水生态修复。坚持“厂网河一体化”和“建管运维一体化”主城区水环境治理模式,累计实施352个市政管网混错接点位和122个小区单位整治,城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得到极大改善。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全市四级河湖长累计巡河14万次,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执行河湖突出问题警示曝光和河湖长制暗访制度发现并整改河湖问题600余件。修复改善水生态,加强生态流量监测,淠河、史河、杭埠河等主要河流和208座小水电生态流量稳定达标。

聚焦农村环境修复。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全市1786家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4%。化肥农药使用量较上年实现负增长。收运农村生活垃圾58.5万吨,全部实现无害化焚烧处理。开展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问题剖析,发现问题125个,全部纳入清单推进整改。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排查黑臭水体139条,均制定“一水一策”方案推进整改。完成41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91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45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51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完成率分别达100%、118.2%、100%和108.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