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安区2023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简析
上半年,裕安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9.5%,低于全市0.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6位,其中项目投资增速56.2%居全市第2位,房地产投资增速-23.7%居全市第5位。
一、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
1.第一产业投资增速强劲。上半年,第一产业投资增速同比增长81.1%,高于全市49.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二位。上半年我区新入库一产投资项目共计19个,较2022年同期增加了11个。截止6月报数期结束,新入库一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额占计划总投资达到59%。
2.第二产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7.1%。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7.1%,高于全市16.9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三位,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5%,低于全市6.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六位,增速较一季度提高24.5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4.4%,低于全市38.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七位。增速较一季度提高了0.1个百分点。
上半年,工业投资中的新开工制造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3.1%,增速较全市低了36.9个百分点,居全市第六位。新开工亿元以上制造业完成投资同比降低34.2%,计划总投资也同比降低45.3%。
3.第三产业投资增速继续下降。上半年,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同比降低3.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中,房地产完成投资同比降低23.7%,增速较全市高了0.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五位。第三产业中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3.4%,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6.6%,增速低于全市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六位。
4.建安投资拉动作用明显。上半年,全区建筑安装工程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5.1%,增速较全市平均水平高32.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位。建筑安装工程完成投资正向拉动全区投资20.8个百分点。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作用明显。
二、存在的问题
1.第一产业投资存量不足。相比其他县区,我区第一产业完成投资增速排名全市第2位,上半年完成投资增速81.1%,全区一产在库项目完成投资占比也达到63.5%。剩余完成投资要支撑较高增速需求有点力不从心,下半年除了农业农村局的高标准农田及新安镇的农业产业园项目还亟需寻找新的一产投资增长点。
2.第二产业投资大项目匮乏。上半年我区第二产业增速虽然达到77.1%,年内新增第二产业计划总投资超亿元以上项目9个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个。同时第二产业完成投资中部分指标较低,尤其是新开工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截至6月底只有3个,计划总投资和完成投资相比上年同期双双下滑,严重影响制造业总体增速。我区本年第一批第二批集中开工项目当中的部分制造业项目(玲珑轮胎等)迟迟进不了场开工也对下半年的制造业增速产生不利影响。
3.第三产业投资受房地产投资影响大。上半年第三产业完成投资中,房地产投资占比达到54.7%。虽然总的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4.7个百分点,但是房地产完成投资增速同比下降了23.7个百分点,负向拉动了第三产业投资下降了16.5个百分点。截至6月底,本年新纳统房地产项目3个,剩余投资额也不足以支撑房地产投资在年内达到去年同期水平。需要第三产业项目投资的拉动助力三产增速正向发展。
三、意见和建议
1.在项目统筹谋划上下功夫。针对裕安区区域经济结构、产业优势及特点,谋划储备一批投资项目,不断优化投资产业结构。从促投资蓄动能角度出发,加快培育新的投资增长点,突出大农业、工业产业项目的储备力度,加强智能制造、“新基建”、数字经济等新经济领域的产业项目招商。
2.在项目推进建设上下功夫。利用好我区新上线的裕快办管理平台,做到重大项目的全流程节点管理,打通项目建设的堵点和难点,多部门合作推进招商项目落地开工。
3.在项目申报入库上下功夫。实时梳理发改已备案未入库项目清单给乡镇街道,并汇总商务、民政、经信、水利、交通、文旅等部门计划500万以上投资项目,对标项目建设地跟进项目建设情况,确保项目建设进度达到入库条件立即进行项目申报。针对一些重点投资项目,及时跟进帮助完善项目入库申报材料,避免因申报材料不完善而不能及时入库,尤其是工业项目申报入库。
4.在提高数据质量上下功夫。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针对新入库项目,按照“四个一”辅导机制要求,及时给予指导,做好靠前服务工作。对于数据波动较大的项目,进行现场查询,核实数与据的一致性,做到数出有据。严格执行“档案盒”制度,规范统计调查对象统计档案,夯实统计基层基础。(黄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