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裕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3-06-26 00:00 信息来源:裕安区人民政府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2012年裕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裕安区统计局

2013年5月

201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区呈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运行质量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 DP)125.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92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42.77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51.85亿元,增长12.7%。三次产业结构为24.6:34.1:41.3。人均生产总值12512元,比上年增加1850元。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68.46万人,比上年减少0.1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21.06万人,减少1.07万人;第二产业23.75万人,增加0.69万人;第三产业23.65万人,增加0.23万人。年末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94万人。

2012年全区生产总值

指标

绝对数(万元)

比上年增长%

全区生产总值

1255419

12.1

   第一产业

309157

5.6

   第二产业

427767

12.1

      工业

300556

18.4

      建筑业

127211

-1.1

   第三产业

518495

12.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8458

7.7

      批发和零售业

87554

10.8

      住宿和餐饮业

50183

7.5

      金融业

45739

29.4

      房地产业

110758

22.0

营利性服务业

57366

25.5

      非营利性服务业

108437

0.2

二、农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2012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87亿元,比上年增长25.4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0109公顷,比上年增加184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8155公顷,比上年增加239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092公顷,比上年增加67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2346公顷,比上年增加313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395299吨,增长4.8%;油料产量38575吨,增长10.9%;棉花产量2305吨,增长38.4%;蔬菜产量219027吨,下降1.2%。

全年生猪出栏363311头,全年肉类总产量54215吨,比上年增长6.4%,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9957吨,增长4.1%;水产品产量23217吨,增长5.5%。

当年造林面积4054公顷。年末森林面积55400公顷。

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78.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2795吨,下降16%。有效灌溉面积37710公顷,下降1.4%。农村用电量10299万千瓦时,增长1.5%。

201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绝对数(吨)

比上年增减(%)

粮食

395299

4.8

其中:夏粮

70267

6.1

       秋粮

325032

4.5

油料

38575

10.9

其中:花生

6447

5.2

       油菜籽

30859

10.3

棉花

2305

38.4

黄红麻

9056

29.9

蚕茧

790

-0.7

茶叶

4300

11.3

肉类

54215

6.4

禽蛋

7217

15.3

水产品

23217

5.5

蔬菜

219027

-1.2

瓜果类

27049

55.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强劲增长。2012年规模工业企业123家,比上年净增3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34.1亿元,增长30.9%,实现增加值34.27亿元,增长20.1%。亿元产值企业达51家,比上年增加5家。全区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亿元,增长31.1%;实现利税8.42亿元,增长35.9%。其中利润5.94亿元,增长26.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79.2%。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2.72亿元,比上年下降1.1%。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17.58亿元,下降11.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2.4万平方米,下降10.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2577万元,比上年增长5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6260万元,第二产业投资357790万元,第三产业投资618527万元。从行业看,全年完成工业项目投资357790万元,增长42.5%。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405519万元,增长23.2%。全年施工房屋面积349.55万平方米,增长40.7%。商品房屋销售面积78.92万平方米,下降14.9%。

五、内外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1918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50126万元,增长19.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1792万元,增长12.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381866万元,增长20.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0052万元,增长1.2%。按企业规模分,59家限额以上商业零售额315680万元,增长31.5%。全年进出口总额719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7.4%。其中出口6932万美元,增长77.9%。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71万美元,增长21.2%。

六、交通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58458万元,比上年增长7.7%。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744万人,客运周转量54160万人公里;完成公路货运量4246万吨,货运周转量297255万吨公里。

七、财政

全年实现财政收入87096万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2593万元,增长34.6%;中央级收入20147万元,增长22.3%;出口退税4356万元,增长30.2%。分部门看,国税完成26688万元,增长29.9%;地税完成46606万元,增长66.7%;财政部门完成13802万元,下降22.6 %。在地方税收中,增值税增长3.9%,营业税增长42.9%,企业所得税增长75.9%。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财政支出280012万元,增长17.5%,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0.5%,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84.2%,医疗卫生支出增长5.7%,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5.6%。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2年,全区有小学201所,在校学生60267人;普通中学57所,在校学生53465人;幼儿园156所,在园儿童2508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39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0所,在校学生10802人。小学专任教师2699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3662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29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毕业人数3880人,普通中学毕业人数20748人,其中:高中5285人,小学毕业人数12091人。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253件,增长84.7%,授权专利165件,增长142.6%。                                                                               九、文化、卫生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区拥有文化馆1个,文化广播电视站21个,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33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妇幼保健院2个,卫生监督所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3个,村卫生室263个。卫生机构年末床位数2183张,卫生技术人员255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07人,注册护士875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2年人口出生率为12.08‰,自然增长率为6.59‰。2012年末,全区公安户籍人口100232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0880人。男性531966人,女性470355人。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2012年,全区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350元,增长15.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13元,增长15.8%。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24020人,比上年增长4.4%;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30065人,增长4.2%;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80.96万人,增长2.6%。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958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9235人。

十一、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全

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全年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6115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全区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83.5%,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94.7%。

社会治安形势稳定,全年刑事案件立案数293件,民事案件发案数3040件。


注:1、全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为初步核算数,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2、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指标为统计快报数,同期也为快报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