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裕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4-09-26 00:00 信息来源:裕安区人民政府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2013年裕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裕安区统计局

2014年5月


201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紧紧围绕年初既定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区经济呈现增速平稳、结构改善、质量提升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 DP)138.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85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48.06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57.82亿元,增长9.8%。三次产业结构为23.7:34.6:41.7。人均生产总值13782元,比上年增加1295元。


2013年全区生产总值

指标

绝对数(万元)

比上年增长%

全区生产总值

1387324

9.2

第一产业

328463

3.3

第二产业

480644

11.4

工业

346526

13.9

建筑业

134118

5.1

第三产业

578217

9.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64016

7.9

批发和零售业

94062

8.2

住宿和餐饮业

55740

6.3

金融业

52120

12.5

房地产业

121957

7.8

营利性服务业

72875

25.9

非营利性服务业

117447

5.8

二、农业

2013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32亿元,比上年增长9.1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0354公顷,比上年增加245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7459公顷,比上年减少696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098公顷,比上年增加6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2425公顷,比上年增加39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390448吨,下降1.2%;油料产量40233吨,增长4.3%;棉花产量2300吨,下降0.2%;蔬菜产量216981吨,下降0.9%。

全年生猪出栏410485头,全年肉类总产量59110吨,比上年增长9%,其中猪肉产量32473吨,增长11.7%;水产品产量24613吨,增长6%。

当年造林面积1888公顷。年末森林面积58068公顷。

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83.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6%。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1475吨,下降4%。有效灌溉面积54600公顷。农村用电量10961万千瓦时,增长6.4%。

201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绝对数(吨)

比上年增减(%)

粮食

390448

-1.2

其中:夏粮

72156

2.7

秋粮

318292

-2.0

油料

40233

4.3

其中:花生

8291

28.6

油菜籽

30536

-1.0

棉花

2300

-0.2

黄红麻

9763

7.8

蚕茧

711

-10.0

茶叶

6642

54.5

肉类

59110

9.0

禽蛋

6105

-15.4

水产品

24613

6.0

蔬菜

216981

-0.9

瓜果类

26248

-3.0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3年全区规模工业企业136家,比上年净增1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66.04亿元,增长17.3%,实现增加值41.22亿元,增长14.1%。亿元产值企业达58家,比上年增加7家。全区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3.16亿元,增长22.4%;实现利税8.38亿元,下降1.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7.7%。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41亿元,比上年增长5.1%。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18.27亿元,增长3.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1.16万平方米,增长9.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4.07万元,比上年增长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54亿元,第二产业投资37.29亿元,第三产业投资93.24亿元。从行业看,全年完成工业项目投资37.29亿元,增长4.2%。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55.99万元,增长38.1%。全年施工房屋面积449.02万平方米,增长28.5%。商品房屋销售面积83.94万平方米,与上年持平。

五、内外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6824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51059万元,增长16.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5765万元,增长15.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447882万元,增长20.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8942万元,下降16.5%。按企业规模分,66家限额以上商业零售额354783万元,增长17.8%。全年进出口总额1071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8.9%。其中出口10464万美元,增长50.9%。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88万美元,增长16.6%。

六、交通

全年实现增加值64016万元,比上年增长7.9%。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890万人,客运周转量62284万人公里;完成公路货运量4883万吨,货运周转量339255万吨公里。

七、财政

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05703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6571万元,增长22.3%;中央级收入19386万元,下降3.8%;出口退税9746万元,增长123.7%。分部门看,国税完成32305万元,增长21%;地税完成57600万元,增长23.6%;财政部门完成15798万元,增长14.5 %。在地方税收中,增值税增长49%,营业税增长33.3%,企业所得税增长13.4%。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财政支出293467万元,增长4.8%,其中,教育支出增长0.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5.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4.1%,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0.5%。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3年,全区有小学142所,在校学生57686人;普通中学58所,在校学生48764人;幼儿园158所,在园儿童2537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62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0所,在校学生12766人。小学专任教师2963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3455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266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毕业人数1698人,普通中学毕业人数18375人,其中:高中6113人,小学毕业人数12262人。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342件,增长35.2%,授权专利191件,增长15.8%。                                                                              

 九、文化、卫生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区拥有文化馆1个,文化广播电视站21个,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35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2个,卫生监督所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3个,村卫生室267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9个。卫生机构年末床位数2409张,卫生技术人员288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60人,注册护士939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3年人口出生率为11.73‰,自然增长率为6.25‰。2013年末,全区公安户籍人口101088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1857人。男性536498人,女性474382人。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2013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5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05元,增长13.9%;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6204元。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30820人,增长2.5%;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82.07万人,增长1.4%。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04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0668人。


注:1、全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为初步核算数,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2、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指标为统计快报数,同期也为快报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