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公众征求意见:关于征求《裕安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调整完善》意见
- 征集公告
- 起草说明
- 征集渠道
- 网络渠道意见及采纳情况
- 其他渠道公众意见及采纳情况
- 征集小结(结果反馈)
根据工作要求,区农业农村局牵头起草了《裕安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调整完善》(征求意见稿),为提高规划质量,充分征求社会各方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该规划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征求意见时间自2025年8月5日至9月4日止。提出意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一、书面信函。邮寄地址:六安市裕安区龙井沟路368号(农业农村局),信封注明“意见建议”,邮编:237000。
二、电子邮件。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715021967@qq.com邮箱。
三、联系人:张显著,联系电话:0564-3236661。
四、网络方式。登录裕安区人民政府网“意见征集库”(https://www.yuan.gov.cn/hdjl/yjzjk/index.html)留言。
附件:《裕安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调整完善》(征求意见稿)
六安市裕安区农业农村局
2025年8月5日

《裕安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调整完善》
(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
为保障规划的科学性、合规性和引领作用,确保裕安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始终与国家和省市最新要求同频共振,现对原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编制了《裕安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调整完善》(以下简称《规划(调整完善)》)。本次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基于以下背景:
一是对接最新政策导向,强化规划合规性与指导性。近年来,国家及省市层面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政策体系持续完善优化,对建设目标、重点任务、管理机制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及时响应、精准对接这些动态变化的政策精神,避免规划与上级最新部署脱节,亟需对原规划进行适应性调整,确保其始终符合政策要求,有效指导未来实践;
二是适应建设重心转变,优化规模与任务结构。原规划初期(2021年前后)侧重于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等重点区域新增建设。进入“十四五”中后期及“十五五”阶段,建设重心已明确转向新增建设与改造提升并重。此次调整旨在响应这一结构性变化,更加突出对已建高标准农田的提质改造,致力于全方位提升农田质量与综合产能,构建更为稳固高效的粮食安全根基;
三是响应投资标准提升,保障建设质量与成效。原规划依据的亩均投资标准(不低于2250元)已不能满足当前及未来高质量发展需求。根据最新要求,到2025年,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财政投入需逐步达到3000元以上。规划调整需充分考虑这一刚性约束,科学测算资金需求,确保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的工程质量与长效管护水平;
四是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刚性约束,确保空间布局合法合规。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确立并实施,“多规合一”要求更加严格。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必须深度融入此框架,并严格遵守核心管控要求。高标准农田建设时要精准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坚决防止占用生态敏感区域,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红线”要求,建设布局必须符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先在“城镇开发边界”外实施,严格限制在生态保护区内开展建设活动。同时要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协调,确保项目选址、布局符合空间用途管制要求,保障规划实施的合法性与空间可行性。
二、起草过程
规划编制工作于2025年4月启动招标工作,确定项目技术服务单位,制订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汇总收集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资料数据;5月开展数据整理分析,拟定项目选址,拟定外业调查范围及规划建设分区;6月上旬开展逐乡镇逐村外业调查及征求意见工作;6月下旬-7月中旬完成《规划(调整完善)》初稿编制。
《规划(调整完善)》初稿经区农村局审核后,于2025年7月19日举行专家评审会并通过专家评审。在充分听取了安徽省淠史杭总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水利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交通运输局等单位论证意见,结合我区工作实际情况,经修改完善后形成《规划(调整完善)》征求意见稿。
三、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0年。
四、编制过程
编制过程主要分为七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成立工作小组、确认技术单位、编制工作方案;
(二)资料收集阶段:根据资料清单,收集相关数据;
(三)数据分析阶段:利用GIS等软件进行数据套合分析,初步拟定项目选址、外业调查范围及规划建设分区;
(四)调查准备阶段:拟定调查方案、成立调查小组。明确典型设计项目区,编制工作调查底图、附表等材料;
(五)外业调查阶段:开展现场实地踏勘。对典型项目区、年度规划项目区进行实地调查;
(六)规划成果编制阶段:主要内容包括规划文本、附图、附件、数据库等要素编制;
(七)规划成果审查阶段:对规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审查。
五、主要内容
《规划(调整完善)》严格对标《六安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要求,共分为规划背景、总体要求、现状情况分析、建设潜力分析、建设分区与典型设计、建设内容与建设标准、建设布局和任务落实、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建设监管与后续管护、效益分析、保障措施共11个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概述了我区“十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了现阶段的发展形势,高标准农田面临的挑战及有利条件。
第二部分,总体要求。确定了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中央精神为指导思想;提出了要坚持的八个基本原则明确了规划期内建设任务。
第三部分,现状情况分析。一是农业生产现状分析,概述我区地形气候特征、土壤植被特征、坡耕地情况、水资源情况,并阐明了自然条件影响农作物种植的几个因素;二是耕地利用现状分析,概述农作物种植现状、农田机械化及流转现状、农田设施现状及制约因素。
第四部分,建设潜力分析。利用GIS地理信息分析技术,通过扣除禁止限制区域以及不宜建设区域分析全区高标准农田新建区域及改造提升区域潜力面积,并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两区”划定、大中型灌区等重点区域进行分析。
第五部分,建设分区与典型设计。结合裕安区不同区域实际情况,根据本区域气候、地形地貌、水源、地质、土地利用条件等因素,在江淮丘陵区的基础上细化裕安区规划建设分区,主要分为南部低山丘陵区和北部岗地丘陵区。通过现场调研,明确各建设分区新建项目以及改造提升项目的制约短板、主攻方向、产能目标和建设要求,拟定各建设分区新建项目以及改造提升项目工程建设标准、投资标准、主要工程措施。
第六部分,建设内容与建设标准。从“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和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设施、科技推广措施、建设管理和建后管护”八大方面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及内容加大建设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第七部分,建设布局和任务落实。结合重点建设区域分布情况、增产潜力大小、工程难易程度、实际需投入资金规模等情况拟定实施优先序评价规则,明确项目实施年度的建设地点、任务安排等情况。
第八部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初步估计2021年至2030年裕安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共需财政投资资金231031.34万元。通过财政资金投入、政府专项债投入、土地收益投入、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等筹措来切实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需求。
第九部分,建设监管与后续管护。主要从健全质量体系、严控建设质量、开展质量评价来强化质量监管;通过明确验收程序、规范项目建档、做好工程移交来规范竣工验收;建立信息平台、加强动态监管、强化信息共享来统一上图入库;应用健全管护机制、创新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资金、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来强化建后管护;通过用途管控、农田保护、良田粮用严格保护利用。
第十部分,效益分析。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具体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预期收益。
第十一部分,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推进规划落实、加大科技支撑、创新监管模式、严格监督考核五个方面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