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5年6月26日
发布人:
内容摘要: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非常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代表裕安区残联对新闻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的关注支持和宣传报道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开展集中、上门服务办证是办理残疾人证的其中一项工作,我们针对偏远地区行动不便长期卧病在床、重度肢体和智力、精神的残疾人,开辟申请办理残疾人证绿色通道,由区残联和区健委指定鉴定医院联合集中办理,特殊情况入户办理,确保办证无“死角”,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下面,把我区残疾人证办理集中、上门服务办证工作,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非常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区残联对新闻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的关注支持和宣传报道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开展集中、上门服务办证是办理残疾人证的重要举措,裕安区残联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联合密切配合下,建立对重点群体残疾人证办理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各乡镇街道逐一摸排疑似残疾人,及时帮助疑似残疾人申请办理残疾人证。截止2025年6月20日全区持证人数25689人,其中:视力残疾2602人;听力残疾2291人;言语残疾825人;肢体残疾11287人;智力残疾3270人;精神残疾4513人;多重残疾901人。截止2025年6月20日办证人数1490人,其中集中、上门服务5次,涉及13个乡镇街,共办理110本。
为进一步提高残疾人服务质量,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我们积极开展残疾人集中上门服务工作,现将工作措施及下步打算汇报如下:
一、工作措施
(一)全面摸底排查,建立精准台账
组织工作人员、志愿者和社区残协力量,深入社区、乡村,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询问等方式,对辖区内残疾人进行全面摸底。详细了解残疾人的身体状况、生活需求、家庭情况等信息,并建立详细的工作台账,为后续精准服务提供依据。
(二)整合专业资源,开展上门评残
区残联联合指定医院的专业评残医师,组建上门评残服务小组。根据前期摸底情况,为长期卧床、行动不便、有评残需求的残疾人提供集中、上门评残服务。评残过程中,严格按照残疾评定标准,认真细致地进行身体检查、病情询问和资料审核,确保评定结果公正、准确。
(三)优化服务流程,实现便捷换证
对于残疾人证件到期需要换证的情况,确实需要提供集中、上门换证服务。简化换证流程,由工作人员集中、上门收取换证资料,统一到相关部门办理换证手续,办理完成后再送证上门。同时,积极推进“跨省通办”服务,为在外务工的残疾人提供便利。
(四)宣传惠残政策,提供政策指导
在集中、上门服务过程中,向残疾人及其家属宣传各类惠残政策,包括残疾人两项补贴、康复救助、就业扶持、无障碍改造、儿童康复等。详细讲解政策的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和补贴标准,解答他们的疑问,并现场指导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申请相关政策。
二、下一步打算
(一)持续完善服务机制
建立健全残疾人集中、上门服务的长效机制,完善服务流程和标准,加强服务质量监督和评估。定期对集中、上门服务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二)丰富服务内容和形式
根据残疾人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如开展心理疏导、法律援助、文化娱乐等服务。同时,创新服务形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例如,搭建线上服务平台,实现政策咨询、服务预约、意见反馈等功能。
(三)加强工作人员培训
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培训内容包括残疾评定标准、惠残政策解读、康复服务技术、沟通技巧等,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
(四)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残疾人集中上门服务工作,提高社会知晓度和参与度。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服务,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
(五)建立跟踪回访制度
对接受上门服务的残疾人进行跟踪回访,了解他们对服务的满意度和后续需求。及时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巩固和提升服务效果,切实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