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安市裕安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5年4月21日

人:

内容摘要: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凝心聚力推进“四个强区”建设,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持平。

发布会直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现将《六安市裕安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报告》解读如下。

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凝心聚力推进“四个强区”建设,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持平。

一是坚持转型升级,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企业梯次上规、技改升级、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加快,规上工业企业新增28家,工业投资增长63.3%。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2+3”优势特色产业综合产值135.58亿元、增长13.1%。开展汽车消费补贴、以旧换新等系列促消费活动,累计发放消费券531万元,拉动消费1.5亿元。

二是坚持项目引领,发展动能持续提升。全年争取到位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增发国债资金9.51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3亿元,获批发行专项债券资金4.35亿元。86个市亿元重点项目、13个省集中开工动员项目建设超序时进度,今飞轮毂、友升铝业、共复柯林等一批项目先后落地,中煤六安电厂、高标准农田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防洪排涝通道、中医医院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开工或竣工,胡家渡安置小区、农村集中供水、乡村环境整治等一批惠民生项目保障了群众需求。

三是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活力集聚迸发。引进沪苏浙方向加工制造业项目21个、总投资67.5亿元,上海交大教育集团六安天河科技学院项目签约落地。深入实施年度65项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二轮土地延包整区推进国家级试点工作,婚俗改革省级试点通过中期评估。

四是坚持生态优先,城乡环境更加宜居。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攻坚战,空气优良天数比例84.3%,完成11个行政村生活污水、16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6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完成11家民营水厂收购接管工作,实施独山水厂改扩建、石婆店镇管网延伸等项目,农村居民安全饮水进一步改善。

五是坚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不断增强。50项民生实事稳步推进,全年民生类支出58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87.6%。构建医联(共)体高效运行体系,区域中心药房、公共卫生综合服务中心、公办托育中心建成运营,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省级评审。完成健身设施提升改造80处。提升5个公共文化空间,组织各类文化活动500余场。

二、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及主要任务

(一)预期目标

202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省平均;能耗及生态环境指标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二)主要任务

一是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包括加大谋项目争资金力度、切实扩大有效投资、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强化园区支撑作用。

二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做强加工制造业、推进优势特色农业链式发展、加快现代服务业提档提级、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三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包括推进城市完善功能提升品质、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千万工程”、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四是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包括加快融入重大战略、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五是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包括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强化公共服务保障、科学统筹发展与安全等。